先说盐,明朝的盐业管理和其它政策如出一辙,两个字,死板。一看就是抄作业抄来的,而且还不是借鉴,是完全的抄袭。再加上制定者幼稚的想而然之,不光没有锦上添花,反倒成了累赘。
在明初,盐的管理部门是户部的十三个清吏司,基本继承了元代的办法,将煮盐的百姓编为灶籍。只有上交够了官府规定的数量,才能获得相应的粮食和钱。
灶户等同于奴隶,既没有人身自由也没有选择权力,世世代代和牲口一样。这么做只有一个好处,便于管理,同时也说明管理者既笨又懒。
在盐引法实施了一段时间之后,边关粮草告急,于是又临时打补丁弄出个开中法。这玩意还是抄的,来自于宋朝的折中法。
和一切拍脑门想出来的办法一样,开中法在短时间内解决了边关运输问题,然后随着时间推移,其副作用也逐渐展露了出来,那就是养出来一批贪婪的官商。
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本,几乎垄断了各地的食盐销售渠道,通过层层提价和掺假等方式从中牟取暴利。
再用这些利润向其它行业渗透,什么赚钱干什么,不求天长日久,只求曾经拥有,神挡杀神佛挡弑佛,进入哪一行就搅乱哪一行。
前几年被打掉的晋商集团和甬商集团,以及部分朝廷官员勋贵就是其中之一。而更多的这类商人、官员集团,仍旧在利用盐业大赚黑心钱,向下无休止的剥削灶户,向上欺瞒朝廷偷逃税款,无恶不作。
更奇葩的是洪武年间制定的开中法,是按照当时人口计算的盐引发放数量,近二百年过去了,盐引数量居然一点没变,还是按照洪武年间人口数量为基础。
人口增长了那么多,盐引一点没变化,可没有一個地方缺盐,食盐价格也不曾大幅增高。难道是大明百姓都提前进入少盐少油的健康生活了吗?又或者是有不通过官府管控的食盐大量进入了市场?
答案显然是后者,按照户部的记录,从万历元年到景阳十年,大明的食盐产量都在4.8亿斤左右,多的时候也超不过5亿斤,少的时候不低于4.6亿斤。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