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吃了五分饱,陆杨便再也吃不下了。
他把东西收了起来,便用一旁的布衣随便在号板上擦了几遍,见上面没有干粮碎屑后,才把一旁的题纸和稿纸摆放好。
他拿起笔,看了会五经题本经《礼记》中的第三道题,便开始动笔。
五经题为【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这是出自《礼记·礼器》中的【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意思是礼能够消除邪恶,增进本质之美,用到人身上则无所不正,用到做事上则无所不成。礼对于人来说,就好比竹箭的外表青皮,又好比松柏的内部实心。
《礼记》中说【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故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故物无不怀仁,鬼神飨德。】
普天之下,只有竹箭和松柏有此大节,所以才一年四季从头到尾都是郁郁葱葱,枝叶永不凋落。
君子有礼,也恰是如此,他不仅能与外部的人和谐相处,而且能与内部的人相亲相爱。所以人们无不归心于他的仁慈,连鬼神也乐于消受他的祭品。
竹箭即是细竹,竹向来被赋予各种美好品质,例如坚韧不拔,高风亮节,自强不息等。
而松柏亦是被赋予了坚强不屈,挺拔坚韧,不畏严寒等等的美好品质。
它们通常被用来形容君子的气节和品质,光看题目,其实并不能明白主语是谁。
但陆杨熟背了自己的本经,自然是能够把题目的出处找出来。
文中说的是礼对于人来说,就像竹箭有筠,就像松柏有心。
陆杨觉得题目考的便是礼的外在和内在形式。
先王制定的礼中,忠信是礼的内在实质,得理合宜是礼的外在形式。
想通之后,陆杨写得倒是得心应手,不到半小时就写完了这道题。
他趁热打铁,连忙看向最后一道五经题。
晚上虽然能点蜡烛做题,但那光亮太暗了,一不小心还会弄脏答卷,或者碰倒蜡烛烧到答卷。
陆杨是不愿把答题时间都堆到晚上的,能尽量在白日里写完,就不会留到天黑。
他定了定心,深吸一口气便开始思考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