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背四书,八岁习武经,九岁便文能给经典作注释,武能排兵布阵,十岁过神童试,得入翰林。br/>
——不过他之所以成为神童,却不是天生比别人聪慧,而是他从小就比别人有自制力。同龄小孩还在玩闹时,他就给自己制定了每天的计划表,早起挑一本书背诵,中午研习国家律法,下午及晚上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时间表排得特别满,除了吃饭睡觉洗澡沐浴,就是学习学习学习。br/>
神童试第二名直径看向老皇帝,声音脆脆:“陛下请出题!”br/>
老皇帝不言语,绕着他们慢慢踱步,踱得几个小孩子心慌慌,意乱乱。br/>
走了会儿,老皇帝才停下脚步,慢慢地说:“朕对如今的科举,不太满意。因着前朝盛行八股,许多学子思想已呈僵化,只知不行,有道无术,你们可有什么破局之法?”br/>
——这是他从听到第五昂说童生试里,大多数人背背程文就能过考后,就一直思考的问题。br/>
这段时间和大人探讨不出来什么,不如另辟蹊径,看看小孩子有什么想法。说不定小孩子不曾僵化的思想,能够给他一些启发。br/>
不行也没关系,他有个极端的想法,假若无法解决,就先暂停科举,重新采用荐举制试试。br/>
正好,他那大女儿的驸马不是支持办书院吗br/>
,等新人培养起来再开科举说不定就可以了。br/>
*br/>
文武百官不知道老皇帝脑子里有那么危险的想法,但还是被老皇帝这个问题吓了一跳。br/>
——你是真不把他们当小孩看啊!br/>
科举这个问题,你看我们之前讨论了一两个月,有讨论出个子丑寅卯来吗!br/>
老皇帝不管,他只是拍拍手,让人烧上一炷香。
br/>
不用说,就是给这些小神童一炷香的思考时间。br/>
——当然,你如果提前想出来了,直接抢答也可以。br/>
一炷香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没有一个神童提前说话。事关前途,他们都在抓紧时间整理自己的思路。br/>
香燃尽。br/>
神童试第五名,新任工部尚书儿子,邴琰率先走出来,板板正正地行了一礼:“陛下,臣有想法了。”br/>
他没紧张,他爹倒是先紧张起来了,整个人绷得死死的。br/>
他旁边的刑部尚书低声说:“平常心。”br/>
邴晖很自责:“要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