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大事交给孙权,并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郎。孙权也展现出了才干,江东井井有条。
只是在那数年之间,孙仲谋最为亲近的,似乎是内事不决问张昭。至于外事不决问周郎,后者一直在柴桑驻军,训练士卒。
军事上,孙权更信任久随父亲的程普等人,并提拔了似吕蒙、鲁肃等一干文武。周瑜,在他坐领江东之后出现的很少。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叶欢可以理解。新的继位者最害怕的是什么?就是那些功高震主的权臣,此中,可没有道理可言。
一旦他察觉到此人会威胁他的位置,那后者的地位,便岌岌可危了。历史上,有过太多的例子,身为君王,不会相信任何人。
赤壁之战,美周郎出手,力挽狂澜,一把大火烧了曹操的雄心壮志,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础,那时候,孙权对周瑜是信任的。
这不奇怪,孙权能三分
天下有其一,自有雄才。在叶欢心里,这样的人最不愿意听见的,可能就是仗父兄基业这句话。
和叶恒叶信叶毅都不喜欢在军中被称为公子一样,人之常情。
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亡袁绍,麾下雄兵百万,战将千员。彼时的曹操,志得意满,实力强横,天下谁能与抗?
诸葛亮舌战群儒,周公瑾一力主战,是他们给了孙权信心吗?是,肯定有影响,但恐怕鲁子敬的榻前对,影响更大。
出不过一乘,随从不过数人,岂能比得上南面称王?
到了生死关头,孙权是绝不乏决断的,江东众将,周瑜的帅才是被公认的。但他在任命主帅之时,还是周瑜程普双都督。
这个时候,还有节制的想法,可想而知,在他心里有多深的忌惮?之后周瑜能让程普心折佩服,是他的本领,及其风度。
三国演义之中,周瑜是不愿意让刘备占据荆州的,鲁肃在其中不知斡旋了多少次。孙权也接受后者的意见,与刘备接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