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信(济北),向西则兵胁曹操(东郡),故曹操与鲍信结盟,共抗黄巾。
以上是背景知识,简单提及。
可怪之处,在于青徐黄巾为何要入兖州。
除了这支流浪兵团去年(191)分兵4出,遭到地方牧守的镇压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青徐黄巾想和“黑山兵”会合。
初平2年,青、徐黄巾3十万众入勃海界,欲与黑山合。--《后汉书公孙瓒传》
注:入渤海的青徐黄巾遭到公孙兄弟镇压,翌年(192)西入兖州。
被黄巾杀害的刺史刘岱,从背景推断,完全是曹操和袁绍故意牺牲掉的献祭品。
曹操的治所东郡,本属乔瑁。
曹操与乔瑁的从父乔玄私交甚笃;
而乔瑁则是袁氏故吏。
可以说,东郡太守乔瑁,最早是袁绍插在兖州的楔子,曹操是乔瑁的代替品。
(曹公)遂至浚仪,治睢阳渠,遣使以太牢祀桥玄。--《武帝纪》
(袁)绍等又为画策,(何)进使府掾太山王匡东发其郡强弩,并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城皋。--《后汉书何进传》
而袁绍阵营的乔瑁,恰恰是被刺史刘岱授意杀害。
这也侧面解释了,青徐百万黄巾入兖州,为何袁绍与曹操坐视不救,听任刘岱败死。
注意:袁绍曾将家属质于东平,却险些被刘岱送给公孙瓒,事见《魏书十4程昱传》。
兴平2年(195)袁绍部将臧洪,据东郡叛乱。臧洪写给陈琳的信中,点破当年(192)的阴谋。
即:袁绍曾勾结黄巾。
臧洪叛变,求援于黑山军,遭袁绍耻笑;
而臧洪则大骂袁绍亦曾与黄巾勾结。
足下(陈琳)讥吾(臧洪)恃黑山以为救,独不念(袁绍)黄巾之合从邪!--《答陈琳书》引自《魏书7臧洪传》
此黄巾无他,唯有初平3年(192)入兖州的青徐兵。
臧洪甚至隐晦地说出“散3年之蓄”,将时间直接倒推回了敏感的初平3年。
况仆(我臧洪)据金城之固,驱士民之力,散3年之畜,以为1年之资,匡困补乏,以悦天下,何图筑室反耕哉!--《魏书7臧洪传》
注:金城指东郡。
这也侧面解释了、为何王沈《魏书》和《3国志》对袁绍记载颇多散佚,且对曹操的兴家关键节点(191)如此避讳。
袁曹联军,确实曾经勾结黄巾,大耍鬼蜮伎俩。
这些秽史是断断不能修入国史的。
还有另1种解释。
说臧洪是1语双关。
“黄巾”不仅指代青徐黄巾,也指代黑山黄巾。
因为黑山兵亦有黄巾之号。
袁绍对黑山酋帅是且拉且打的态度。
对张燕、于毒等顽固分子,大力绞杀;
对于陶升等“心存善意”的中间派,则大加利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