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犹豫片刻后道。
“主公,天无绝人之路,而今亮尚有一计,或可逆转当前之困局。”
随后,诸葛亮压低声音,向刘备说出一番话来。
以刘备城府之深,其人表情犹然变了数变,可见诸葛亮之策有多么出人意料。
刘备苦思后蹙眉道。
“孔明,除此之外再无良策否?”
诸葛亮缓缓摇头。
“主公,因某等已占江东会稽郡之故,而今已无与孙仲谋结盟之可能;兼且某等阴夺荆州之谋已败,荆州士人对某等已恨之入骨,故而今惟有此一策可行。”
建安七年的天下形势,与历史上六年后的建安十三年(西历208年)迥异。
此时大江之北局势已渐趋明朗,惟朝廷(即赵旻的卫府)、袁绍两家争霸;
原本历史上割据凉州及三辅的马腾、段煨、韩遂、以及杨秋、程银等十余股大小军阀,早已被赵旻或招安、或诛除、或歼灭。
至于大江之南,因张鲁及刘璋已归顺朝廷、做起了安乐侯爷之故,如今惟余刘表、刘备及孙权三大诸侯并存。
但因孙策新亡之故,如今江东动荡不安。
而即便刘表被荆州士人架空,其人也仍然是荆州名义上的主官。
刘备虽仍是三方中实力最为弱小的大诸侯,但因其人占据交趾四郡之故,实力比赤壁之战时要雄厚百倍。
有趣之处恰恰在于此。
历史上,孙刘联盟的基础,一是孙强刘弱,二是刘表已死、而孙刘二人皆对荆州虎视眈眈。
孙刘联盟之前,鲁肃虽对刘备大献殷勤,还自诩“我(诸葛)子瑜友也”,但从他出使之前的心迹表露,便可以看出孙刘联盟的脆弱可笑。
时诸葛亮与(刘)备相随,(鲁)肃谓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
摘自《吴书鲁肃传》
鲁肃出发前,曾对孙权说“刘表二子不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即指刘备党附刘琦,蔡瑁党附刘琮。
今(刘)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摘自《吴书鲁肃传》
对此情况,鲁肃的建议是“观时待变,相机而动”。
若(刘)备与彼(刘琦)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摘自《吴书鲁肃传》
在鲁肃看来,如果刘备与刘琦不够融洽,那便“图之”,即率兵进讨。
可见在曹兵压境的绝境下(西历208年),孙权依然没有放弃对江夏的争夺,甚至曾打算将刘备也一并剿灭。
这便是政治,也是历史的真相。
面对包藏祸心的孙权,刘备能够做到全身而退,足以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