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简啊仲简!我视你如亲生兄弟,偏你心思如此之多!也罢!我不怪你,你但说无妨!”
淳于琼苦笑着道。
“兄长,自古以来我华夏便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长当知,废长立幼之事不为美也。”
袁绍微微颔首。
“然则…仲简亦知,赵从文之所以不敢兴兵,皆因河北豪族之故也。”
袁绍其实是个明白人,人家一直都拎得清。
所以,袁绍才会始终压制河北士人、同时全力扶持河南士人。
这未尝不是一种制衡。
便是曹操和刘备,也同样不能免俗。
在曹操阵营中,地位最高的除了其人亲族之外,便属沛国谯县系的老乡地位最高;
刘备阵营中,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刘备的元从之臣,地位极为超然。
哦,您问刘备的元从之臣都有谁?
关、张、赵云、简雍、孙乾、刘琰、糜家兄弟。
刘琰不出名?
开玩笑!
人家官至蜀汉车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的车骑将军!妥妥的蜀汉政坛大佬!
刘琰的事迹充分说明,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且慢!
咱们是如何从淳于琼,扯到风马牛不相及的刘琰的?
咱们言归正传。
袁绍之所以在立嗣之事上犹豫,实则是其人已看穿一点:
无论袁谭还是袁尚,袁绍立谁都是两难!
袁绍若立袁谭,失去河北豪族支持,袁家生存都将成问题:
袁尚的亲娘刘夫人,背后站着的是河北豪族。
袁绍若立袁尚…
要知道,袁尚如今刚过十岁、尚未束发!其人若继位…那不就是河北豪族的傀儡?
河南人的下场…不难想象!
所以绍叔也很为难。
翻烂多部史书、熟知汉末三国真实情况的罗先生,在其人的著作之中,将袁绍的两难遭遇,套到了刘表头上。
通过前文,诸君已知,刘表次子刘琮此刻已经二十岁左右,而袁绍的幼子袁尚,如今才是十岁左右。
在演义之中,袁绍续弦刘夫人,变成了刘表续弦蔡夫人;
刘夫人的亲骨肉袁尚,也跟着成了刘琮。
实际上,刘琮只是刘表续弦蔡夫人的嫡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