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善韬光养晦,图一鸣惊人7

第一百八十九章 善韬光养晦,图一鸣惊人7

>     两万匹蜀锦…一十四万匹绢!相当于近四十万斛粟米!

    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莫非…

    淳于琼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但是这一次,淳于琼学聪明了。

    他并未再去找颜良套话,而是苦苦思索,自己应该如何向袁绍说明此行之成果。

    很快,淳于琼便打定了主意。

    其人暗暗决定:

    在赴大将军府复命之前,一定要先与辛评商议一番。

    【作者题外话】:这里有必要再次强调一下东汉的时代背景,惟其如此,方可理解孙吴、季汉特殊的政治生态。

    当然了,河北的情况同样如此。

    在两汉魏晋时代,“郡望”与“出仕”密切相关。因为无论是两汉察举制的“乡论”还是魏晋九品制的“簿阀”,都与族望挂钩。

    这里需要注意,自黄初元年(220)曹丕推行九品官人法后,察举制度便日趋式微,但它并未被完全废除,而是与九品制并行。当然,彼时占主导地位的是九品官人法。

    察举制的选举权,控制在朝廷公卿与地方郡县长官手中,而九品制的选举权,则控制在大中正(也叫州中正)手中。当然,在彼时闭塞的舆论环境下,即使是中央征召,也依然离不开地方推荐。

    在此背景下,便形成一个特殊现象:

    如果士人因为战乱而迁徙外地,那他们便很难再得到出仕机会。即使通过攀缘权门谋得一官半职,也往往被当地豪族鄙视,甚至不被承认仕宦身份。

    典型例证就是曹魏的“丑侯”吴质。

    按谥法,怙威肆行曰丑,直译就是“狗仗人势”,隐喻吴质在曹丕的宠爱下胡作非为,到处得罪人。

    吴质死后,魏朝官员落井下石,给他定了一个恶谥。吴氏后人前后奔走二十余年(230-254),才将“丑侯”改为“威侯”。

    (吴)质先以怙威肆行,谥曰丑侯。质子(吴)应仍上书论枉,至正元中,乃改谥威侯。--《吴质别传》

    吴质不仅是死后遭殃,他在生前也被本籍耆老所鄙视。

    吴质出身兖州济阴郡,按记载,吴氏在济阴为“单家”,靠攀缘权门发迹,不与乡里往来。

    (吴)始质为单家,少游遨贵戚间,盖不与乡里相沈浮。--《魏略》

    所谓“单家”,即没有背景的小门小户,与“强宗”相对。

    吴质的发迹,始自其与曹丕等贵戚子弟的交往,但因为他“不与乡里相沉浮”,最终虽然做了大官,在“乡论”中的地位依然极低。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重燃青葱时代别跪求,少挽留,苏小姐转投小狼狗枕头我在修仙界窃命长青我的超时空酒馆修炼从简化功法开始救命!我在惊悚直播间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