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四十八章 荆士达许都,孔明至丹徒16

第四十八章 荆士达许都,孔明至丹徒16

    万分激动之下,刘协终于难得地说了一句大实话。

    但也仅此而已。

    刘协迅速转移话题。

    “大汉列祖列宗保佑,而今大汉国力蒸蒸日上、诸侯之乱渐渐平息,西域诸国回归大汉正当其时。今后还望诸卿再接再厉,为大汉繁荣昌盛而奋起!”

    无论如何,刘协这番场面话说得毫无问题。

    然而…

    思及赵旻这些年开创的丰功伟绩,又念及自己与“亲儿子”刘嗣,将来极可能活在赵旻的阴影之下…

    刘协便陷入深深的无奈之中。

    一方面,刘协只能指望赵旻征服天下诸侯、一统大汉;

    另一方面,刘协又极不愿赵旻手握实权、积累威望,以至于其人最终滋生野心、取代汉室。

    但显而易见,这是一个矛盾的悖论,而且情况正逐渐向刘协最不愿见到的方向发展。

    刘协看着玉阶之下垂手而立的西域使臣,突然悲从中来。

    刘协有些绝望。

    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春兰秋菊、姿态各妍的美女,各类美酒、骏马良驹与锦衣玉食,不过是刘协借以麻痹自己的工具而已。

    如今刘协唯一的希望,只有“亲儿子”刘嗣。

    一念及此,刘协骤然看向殿中人群。

    其中不但有赵旻,还有诸如太傅杨彪、光禄勋兼不其侯伏完、大宗正刘艾、司徒孔融、尚书令荀彧、右将军赵云等等重臣。

    刘协福至心灵,对人群中的赵旻沉声道。

    “太子太傅,皇长子天资聪颖、前途无量,朕欲在正旦郊祀之时立其人为太子!

    卿既身为太子太傅,便应在其位、尽其职!太子如有任何不测,卿难逃其咎、朕亦当惟卿是问!你可知否?”

    当着西域诸国使臣、朝中重臣之面,刘协骤然提出此事,非但使众人猝不及防、兼且毫无招架之力。

    赵旻“扑通”一声拜倒于地、向刘协稽首行礼…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赵旻都确实应该向刘协行此大礼。

    伏寿芳心登时犹如被揪起来一般…

    其人此刻芳心之中百感交集。

    只听稽首行礼的苟哥、垂首朗声道。

    “陛下,臣有一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无论陛下是否立皇长子为太子,臣皆甘愿为皇长子赴汤蹈火、肝脑涂地!

    一者,皇长子聪颖无双、体格健壮、前途无量,实乃大汉之希望!

    二者,臣生为汉臣、死为汉鬼,忠于汉室乃臣之根本!

    三者,皇天在上、厚土可鉴,臣绝无任何不轨之心!陛下当知,臣若心怀不轨,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臣若当真心怀不轨,何不效仿曹贼先居三公之高位,再沽恩市誉广结党羽,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迫使陛下逊位?

    臣一心为汉、无偏无私,请陛下明鉴、皇后明鉴、朝中诸公明鉴、西域诸国使臣明鉴!”

    言罢,赵旻以头抢地、伏地不起。

    伏寿见状,芳心不由大痛…

    她终究与赵旻夫妻连心。

    更让伏寿痛心的是…

    她还不能开口令爱郎起身。

    非但伏寿不能,杨彪等重臣更不能。

    众人不约而同地看向…高居于丹墀之上的刘协。

    只见…

    刘协表情变幻无常、脸色阴晴不定。

    显而易见,刘协根本拿不准,赵旻这番话的真伪。

    但话说回来,除了相信赵旻,刘协别无选择。

    是故,片刻后,刘协长叹一声。

    “太子太傅请起!朕盼卿牢记今日之言,尽心尽力教导皇长子!”

    赵旻顿首而起。

    “陛下尽管放心,今日之言,臣永世不敢或忘!”

    刘协微微颔首。

    “甚善!念太子太傅忠心体国、劳苦功高,朕封太子太傅为真定亭侯,赐食邑八百户!

    此外,乌孙国昆弥阿不满金、太子朗日率西域诸国使臣朝贺有功,朕赐乌孙国昆弥及太子黄金千斤、白璧二十双;

    其余诸国使臣皆赐黄金百斤、白璧两双。若无旁事,诸卿退朝!”

    殿内众人顿首行礼后、纷纷倒退而出。

    伏寿一对美眸始终凝视着人群中的爱郎,她此刻有千言万语想向爱郎倾诉。

    然而…

    伏寿身畔,刘协幽幽一叹。

    “梓童,我已有许久未曾驾临长秋宫,今夜我便与梓童共同教导阿嗣如何?”

    朝贺之会已散,刘协便不再用极其正式的“朕”自称。

    刘协此言一出,尽管身为刘协之后的伏寿,芳心中有百般不愿,也还是只能勉强陪笑、颔首应允。

    “妾早盼陛下大驾光临长秋宫,难得陛下有此心,妾对此求之不得!”

    刘协微微一笑,执起自己大老婆的柔荑,这对名义上的夫妻,联袂向南宫行去。

    苟哥偷偷看到这一幕,心中…

    怎一个酸字了得。

    本有一肚子话想与大老婆分享的苟哥,在赌气之下,便愤然离宫。

    恰好朗日等西域诸国使臣将欲行,借此良机,苟哥便与依嘉娜丽一起,为大舅哥朗日送行。

    夕阳西下,寒风凛冽,许都城北十里亭中。

    依依不舍地送走朗日之后,苟哥轻轻叹了口气。

    愈发乖巧的依嘉娜丽妹子,当即轻轻偎依在爱郎身畔、面朝爱郎呵气如兰。

    “夫君舍不得大兄?夫君其实…不必如此,大兄来年秋后必复返许都。”

    说着,妹子俏脸微红、轻扭着娇躯撒起了娇。

    “夫君…夫君!妾甚思君,以至于连夜难寐…夫君今夜仍需入宫?”

    言罢,妹子脉脉地凝视着爱郎,顺势将渐渐发烫的娇躯倚入爱郎怀中。

    苟哥心中一荡。

    他凝视着胡人妹子如碧海般的美眸、其中若汪洋般的深情,一时间竟看得痴了。

    不知不觉中,苟哥紧紧握住佳人的玉手、与佳人十指牢牢相扣。

    夕阳映照下、凛冽寒风中…

    二人的身影合而为一。

    狡猾的苟哥,当然不会选择回家…

    于是乎,这对小别数日的小夫妻,是夜入住于朗日刚刚装潢完毕的使馆之中。

    龙凤红烛烛光映照下、宽敞的大卧房内、温暖的芙蓉帐中…

    赵旻温柔地亲吻着他最心爱的玫瑰妹子,从上品尝到下,再从下品尝到上,直至妹子笔直修长的…正中间。

    玫瑰妹子宛若凝脂的俏脸,早已被美艳的红霞所笼罩;

    妹子湛蓝如海洋的美眸,此刻也宛若被薄雾遮蔽一般,显得神秘而又吸引人。

    赵旻的技术愈发炉火纯青,是以,赵旻仅仅大费唇舌,便使如水的玫瑰妹子攀上一重重浪潮。

    随后…

    波浪起伏、浪潮汹涌、惊涛骇浪…

    不知过了多久,甚至龙凤红烛都渐渐黯淡之时…

    终于风平浪静。

    赵旻紧紧搂着香汗淋漓、娇喘不已、宛若自海中捞出一般的妹子,继续轻吻爱怜。

    妹子依旧热情地回应着爱郎的温柔、双眸始终脉脉凝视着爱郎。

    妹子那如碧海般的美眸仍被薄雾遮掩,仿佛拥有使人甘愿深深陷入其中的魔力。

    所以,赵旻甘愿沉沦其中。

    依嘉娜丽气息稍匀后,凝视着爱郎轻声呢喃。

    “哥哥…哥哥…哥哥…阿妹爱煞哥哥!”

    凝视着依嘉娜丽诱人的美眸,倾听着她深情的呢喃,不知为何,苟哥心中竟莫名一痛。

    “乖丽丽…好丽丽,我亦爱煞丽丽宝宝!”

    依嘉娜丽感受到爱郎的心意,芳心登时大悦。

    佳人嫣然一笑,如汪洋的美眸弯了起来,犹如新月下的海滨一般,使苟哥心怀为之一畅。

    这一刻,苟哥忘记了所有,他突然只想与自己怀中的佳人长相厮守。

    敏感而专情的依嘉娜丽,仿佛与爱郎心有灵犀,她伸出柔荑、轻轻捧起爱郎的俊脸,继续呢喃。

    “好哥哥…不许多想,陪丽丽宝宝睡一晚就好!”

    【作者题外话】:两汉时期的西域,是包含了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阿富汗、巴基斯坦、蒙古南部等等广袤大地的庞大疆域。

    这一章,咱们聊一聊国贼董卓的智慧。

    董卓对洛阳公卿的笼络,可谓草莽之雄的大智慧。

    中平六年(189)八月董卓上洛,虽然昏**虐,以至遗臭万年;

    但其人最初确实做到了与士大夫共享权力,并非如史书所言般“独擅朝纲”。

    甚至《后汉书》也如实记载,称“卓虽行无道,犹矫情任性,擢用群士”。

    (卓)虽行无道,而犹忍性矫情,擢用群士。--《后汉书董卓传》

    受到董卓提拔的朝官,大抵可以分作两类。

    一类是党锢名士与关东豪族,这类人物无疑是“遮掩门面”的把戏。

    另一类是掌握机要的核心,他们主要依赖于“乡党政治”。

    对董卓而言,他们或者是凉州同乡,或者是关中子弟,又或者是旧时同僚。

    董卓上洛之初,确实做到了“矫情忍性”。凉州集团的核心成员,依然局限在军界,并不染指政务。此即范《书》所言“卓所亲爱,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

    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后汉书董卓传》

    董卓操纵东汉朝廷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控制吏部”来提拔仕途受阻的人物。

    幽滞之士,多所显拔。--《后汉书董卓传》

    吏部既然掌握了人事选举,自然成为董卓笼络人心的工具。看吏部尚书的安排,便可看出深意。

    董卓时代的吏部尚书是周毖。

    周毖按《后汉书》为汉阳人,汉阳即凉州天水。按《英雄记》则是凉州武威人,与关中集团的张济、张绣、贾诩同乡。

    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蜀书许靖传》

    周毖,武威人。--《英雄记》

    当然,无论周毖是汉阳人还是武威人,他都是凉州人。

    可见董卓对吏部的安排非常上心。大约是因为凉州将校久在边地,浸染胡风,在技术性比较强的政界很难找到位置,因此选择“州里人”把持选举。

    吏部的副官是许靖。

    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与(许)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蜀书许靖传》

    许靖是汝南人,与袁绍同乡。董卓上洛之初,与汝南袁氏关系远不似《三国志》记载般糟糕,先迁袁术为后将军(原是虎贲中郎将),又授出奔冀州的袁绍为渤海太守,还曾拉拢袁绍集团的核心人物张邈与曹操。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太傅袁隗(袁绍叔父)与董卓之间,曾经存在合作关系。

    只因初平元年(190)袁绍在关东起兵,才连累袁隗被杀。

    袁隗与董卓的同盟关系,彼时天下皆知。公孙瓒甚至为此作书谴责袁绍不孝。

    (袁)绍为勃海(太守),当攻董卓,而默选戎马,不告父兄,至使太傅(袁隗)一门,累然同毙。不仁不孝,绍罪三也。--《后汉书公孙瓒传》

    可见典选吏部的周毖与许靖,实际分别是靠“董卓同乡”与“袁隗同乡”的关系才得以出任。

    另一方面看,周、许二人虽然受尽董卓礼遇,却心向关东,甚至故意表奏心怀不满的士族出任关东牧守(诸如刘岱、张邈、孔伷、张咨),最终酿成大乱。

    在董卓的清算下,周毖被杀,许靖出奔。

    “阉党乱政”是贯穿东汉的痼疾。自章帝以后,皇统屡绝,幼主嗣位之事极端频繁。因此外戚与宦官的争斗,便成为东汉的主旋律。

    董卓之前,已经有孙程政变,党锢之祸,陈蕃窦武之死等诸多由宦官发动的宫廷惨剧。至于何进被杀,不过是宦官政治的另一个缩影。

    董卓上洛(189),恰逢十常侍之乱。因此清算宦官,为党锢名士平反,便成为增加名望的契机。

    董卓率群臣上书,平**锢冤案时,“三公人选”是特别需要关注的。

    太尉即董卓本人,司徒是黄琬,司空则是杨彪。

    考虑到此次上书,三公俱带斧钺仪仗,可知排场与影响相当惊人。

    (董)卓乃与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俱带鈇锧诣阙上书,追理陈蕃、窦武及诸党人,以从人望。--《后汉书董卓传》

    彼时刘协仅有九岁,无异傀儡,根本不具备处理政务的条件。

    可知此次政治表演,不过是董卓演给天下人看的把戏罢了。

    历史也确实是如此发展。董卓在“平反冤案、以从人望”之后,立刻将自己从太尉晋升为相国。

    “董相”之名也自此而始。

    于是悉复(陈)蕃等爵位,擢用子孙。寻进(董)卓为相国。--《后汉书董卓传》

    与董卓共同参与表演的黄琬与杨彪,二人的出身履历,比较值得关注。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万分激动之下,刘协终于难得地说了一句大实话。

    但也仅此而已。

    刘协迅速转移话题。

    “大汉列祖列宗保佑,而今大汉国力蒸蒸日上、诸侯之乱渐渐平息,西域诸国回归大汉正当其时。今后还望诸卿再接再厉,为大汉繁荣昌盛而奋起!”

    无论如何,刘协这番场面话说得毫无问题。

    然而…

    思及赵旻这些年开创的丰功伟绩,又念及自己与“亲儿子”刘嗣,将来极可能活在赵旻的阴影之下…

    刘协便陷入深深的无奈之中。

    一方面,刘协只能指望赵旻征服天下诸侯、一统大汉;

    另一方面,刘协又极不愿赵旻手握实权、积累威望,以至于其人最终滋生野心、取代汉室。

    但显而易见,这是一个矛盾的悖论,而且情况正逐渐向刘协最不愿见到的方向发展。

    刘协看着玉阶之下垂手而立的西域使臣,突然悲从中来。

    刘协有些绝望。

    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春兰秋菊、姿态各妍的美女,各类美酒、骏马良驹与锦衣玉食,不过是刘协借以麻痹自己的工具而已。

    如今刘协唯一的希望,只有“亲儿子”刘嗣。

    一念及此,刘协骤然看向殿中人群。

    其中不但有赵旻,还有诸如太傅杨彪、光禄勋兼不其侯伏完、大宗正刘艾、司徒孔融、尚书令荀彧、右将军赵云等等重臣。

    刘协福至心灵,对人群中的赵旻沉声道。

    “太子太傅,皇长子天资聪颖、前途无量,朕欲在正旦郊祀之时立其人为太子!

    卿既身为太子太傅,便应在其位、尽其职!太子如有任何不测,卿难逃其咎、朕亦当惟卿是问!你可知否?”

    当着西域诸国使臣、朝中重臣之面,刘协骤然提出此事,非但使众人猝不及防、兼且毫无招架之力。

    赵旻“扑通”一声拜倒于地、向刘协稽首行礼…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赵旻都确实应该向刘协行此大礼。

    伏寿芳心登时犹如被揪起来一般…

    其人此刻芳心之中百感交集。

    只听稽首行礼的苟哥、垂首朗声道。

    “陛下,臣有一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无论陛下是否立皇长子为太子,臣皆甘愿为皇长子赴汤蹈火、肝脑涂地!

    一者,皇长子聪颖无双、体格健壮、前途无量,实乃大汉之希望!

    二者,臣生为汉臣、死为汉鬼,忠于汉室乃臣之根本!

    三者,皇天在上、厚土可鉴,臣绝无任何不轨之心!陛下当知,臣若心怀不轨,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臣若当真心怀不轨,何不效仿曹贼先居三公之高位,再沽恩市誉广结党羽,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迫使陛下逊位?

    臣一心为汉、无偏无私,请陛下明鉴、皇后明鉴、朝中诸公明鉴、西域诸国使臣明鉴!”

    言罢,赵旻以头抢地、伏地不起。

    伏寿见状,芳心不由大痛…

    她终究与赵旻夫妻连心。

    更让伏寿痛心的是…

    她还不能开口令爱郎起身。

    非但伏寿不能,杨彪等重臣更不能。

    众人不约而同地看向…高居于丹墀之上的刘协。

    只见…

    刘协表情变幻无常、脸色阴晴不定。

    显而易见,刘协根本拿不准,赵旻这番话的真伪。

    但话说回来,除了相信赵旻,刘协别无选择。

    是故,片刻后,刘协长叹一声。

    “太子太傅请起!朕盼卿牢记今日之言,尽心尽力教导皇长子!”

    赵旻顿首而起。

    “陛下尽管放心,今日之言,臣永世不敢或忘!”

    刘协微微颔首。

    “甚善!念太子太傅忠心体国、劳苦功高,朕封太子太傅为真定亭侯,赐食邑八百户!

    此外,乌孙国昆弥阿不满金、太子朗日率西域诸国使臣朝贺有功,朕赐乌孙国昆弥及太子黄金千斤、白璧二十双;

    其余诸国使臣皆赐黄金百斤、白璧两双。若无旁事,诸卿退朝!”

    殿内众人顿首行礼后、纷纷倒退而出。

    伏寿一对美眸始终凝视着人群中的爱郎,她此刻有千言万语想向爱郎倾诉。

    然而…

    伏寿身畔,刘协幽幽一叹。

    “梓童,我已有许久未曾驾临长秋宫,今夜我便与梓童共同教导阿嗣如何?”

    朝贺之会已散,刘协便不再用极其正式的“朕”自称。

    刘协此言一出,尽管身为刘协之后的伏寿,芳心中有百般不愿,也还是只能勉强陪笑、颔首应允。

    “妾早盼陛下大驾光临长秋宫,难得陛下有此心,妾对此求之不得!”

    刘协微微一笑,执起自己大老婆的柔荑,这对名义上的夫妻,联袂向南宫行去。

    苟哥偷偷看到这一幕,心中…

    怎一个酸字了得。

    本有一肚子话想与大老婆分享的苟哥,在赌气之下,便愤然离宫。

    恰好朗日等西域诸国使臣将欲行,借此良机,苟哥便与依嘉娜丽一起,为大舅哥朗日送行。

    夕阳西下,寒风凛冽,许都城北十里亭中。

    依依不舍地送走朗日之后,苟哥轻轻叹了口气。

    愈发乖巧的依嘉娜丽妹子,当即轻轻偎依在爱郎身畔、面朝爱郎呵气如兰。

    “夫君舍不得大兄?夫君其实…不必如此,大兄来年秋后必复返许都。”

    说着,妹子俏脸微红、轻扭着娇躯撒起了娇。

    “夫君…夫君!妾甚思君,以至于连夜难寐…夫君今夜仍需入宫?”

    言罢,妹子脉脉地凝视着爱郎,顺势将渐渐发烫的娇躯倚入爱郎怀中。

    苟哥心中一荡。

    他凝视着胡人妹子如碧海般的美眸、其中若汪洋般的深情,一时间竟看得痴了。

    不知不觉中,苟哥紧紧握住佳人的玉手、与佳人十指牢牢相扣。

    夕阳映照下、凛冽寒风中…

    二人的身影合而为一。

    狡猾的苟哥,当然不会选择回家…

    于是乎,这对小别数日的小夫妻,是夜入住于朗日刚刚装潢完毕的使馆之中。

    龙凤红烛烛光映照下、宽敞的大卧房内、温暖的芙蓉帐中…

    赵旻温柔地亲吻着他最心爱的玫瑰妹子,从上品尝到下,再从下品尝到上,直至妹子笔直修长的…正中间。

    玫瑰妹子宛若凝脂的俏脸,早已被美艳的红霞所笼罩;

    妹子湛蓝如海洋的美眸,此刻也宛若被薄雾遮蔽一般,显得神秘而又吸引人。

    赵旻的技术愈发炉火纯青,是以,赵旻仅仅大费唇舌,便使如水的玫瑰妹子攀上一重重浪潮。

    随后…

    波浪起伏、浪潮汹涌、惊涛骇浪…

    不知过了多久,甚至龙凤红烛都渐渐黯淡之时…

    终于风平浪静。

    赵旻紧紧搂着香汗淋漓、娇喘不已、宛若自海中捞出一般的妹子,继续轻吻爱怜。

    妹子依旧热情地回应着爱郎的温柔、双眸始终脉脉凝视着爱郎。

    妹子那如碧海般的美眸仍被薄雾遮掩,仿佛拥有使人甘愿深深陷入其中的魔力。

    所以,赵旻甘愿沉沦其中。

    依嘉娜丽气息稍匀后,凝视着爱郎轻声呢喃。

    “哥哥…哥哥…哥哥…阿妹爱煞哥哥!”

    凝视着依嘉娜丽诱人的美眸,倾听着她深情的呢喃,不知为何,苟哥心中竟莫名一痛。

    “乖丽丽…好丽丽,我亦爱煞丽丽宝宝!”

    依嘉娜丽感受到爱郎的心意,芳心登时大悦。

    佳人嫣然一笑,如汪洋的美眸弯了起来,犹如新月下的海滨一般,使苟哥心怀为之一畅。

    这一刻,苟哥忘记了所有,他突然只想与自己怀中的佳人长相厮守。

    敏感而专情的依嘉娜丽,仿佛与爱郎心有灵犀,她伸出柔荑、轻轻捧起爱郎的俊脸,继续呢喃。

    “好哥哥…不许多想,陪丽丽宝宝睡一晚就好!”

    【作者题外话】:两汉时期的西域,是包含了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阿富汗、巴基斯坦、蒙古南部等等广袤大地的庞大疆域。

    这一章,咱们聊一聊国贼董卓的智慧。

    董卓对洛阳公卿的笼络,可谓草莽之雄的大智慧。

    中平六年(189)八月董卓上洛,虽然昏**虐,以至遗臭万年;

    但其人最初确实做到了与士大夫共享权力,并非如史书所言般“独擅朝纲”。

    甚至《后汉书》也如实记载,称“卓虽行无道,犹矫情任性,擢用群士”。

    (卓)虽行无道,而犹忍性矫情,擢用群士。--《后汉书董卓传》

    受到董卓提拔的朝官,大抵可以分作两类。

    一类是党锢名士与关东豪族,这类人物无疑是“遮掩门面”的把戏。

    另一类是掌握机要的核心,他们主要依赖于“乡党政治”。

    对董卓而言,他们或者是凉州同乡,或者是关中子弟,又或者是旧时同僚。

    董卓上洛之初,确实做到了“矫情忍性”。凉州集团的核心成员,依然局限在军界,并不染指政务。此即范《书》所言“卓所亲爱,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

    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后汉书董卓传》

    董卓操纵东汉朝廷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控制吏部”来提拔仕途受阻的人物。

    幽滞之士,多所显拔。--《后汉书董卓传》

    吏部既然掌握了人事选举,自然成为董卓笼络人心的工具。看吏部尚书的安排,便可看出深意。

    董卓时代的吏部尚书是周毖。

    周毖按《后汉书》为汉阳人,汉阳即凉州天水。按《英雄记》则是凉州武威人,与关中集团的张济、张绣、贾诩同乡。

    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蜀书许靖传》

    周毖,武威人。--《英雄记》

    当然,无论周毖是汉阳人还是武威人,他都是凉州人。

    可见董卓对吏部的安排非常上心。大约是因为凉州将校久在边地,浸染胡风,在技术性比较强的政界很难找到位置,因此选择“州里人”把持选举。

    吏部的副官是许靖。

    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与(许)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蜀书许靖传》

    许靖是汝南人,与袁绍同乡。董卓上洛之初,与汝南袁氏关系远不似《三国志》记载般糟糕,先迁袁术为后将军(原是虎贲中郎将),又授出奔冀州的袁绍为渤海太守,还曾拉拢袁绍集团的核心人物张邈与曹操。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太傅袁隗(袁绍叔父)与董卓之间,曾经存在合作关系。

    只因初平元年(190)袁绍在关东起兵,才连累袁隗被杀。

    袁隗与董卓的同盟关系,彼时天下皆知。公孙瓒甚至为此作书谴责袁绍不孝。

    (袁)绍为勃海(太守),当攻董卓,而默选戎马,不告父兄,至使太傅(袁隗)一门,累然同毙。不仁不孝,绍罪三也。--《后汉书公孙瓒传》

    可见典选吏部的周毖与许靖,实际分别是靠“董卓同乡”与“袁隗同乡”的关系才得以出任。

    另一方面看,周、许二人虽然受尽董卓礼遇,却心向关东,甚至故意表奏心怀不满的士族出任关东牧守(诸如刘岱、张邈、孔伷、张咨),最终酿成大乱。

    在董卓的清算下,周毖被杀,许靖出奔。

    “阉党乱政”是贯穿东汉的痼疾。自章帝以后,皇统屡绝,幼主嗣位之事极端频繁。因此外戚与宦官的争斗,便成为东汉的主旋律。

    董卓之前,已经有孙程政变,党锢之祸,陈蕃窦武之死等诸多由宦官发动的宫廷惨剧。至于何进被杀,不过是宦官政治的另一个缩影。

    董卓上洛(189),恰逢十常侍之乱。因此清算宦官,为党锢名士平反,便成为增加名望的契机。

    董卓率群臣上书,平**锢冤案时,“三公人选”是特别需要关注的。

    太尉即董卓本人,司徒是黄琬,司空则是杨彪。

    考虑到此次上书,三公俱带斧钺仪仗,可知排场与影响相当惊人。

    (董)卓乃与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俱带鈇锧诣阙上书,追理陈蕃、窦武及诸党人,以从人望。--《后汉书董卓传》

    彼时刘协仅有九岁,无异傀儡,根本不具备处理政务的条件。

    可知此次政治表演,不过是董卓演给天下人看的把戏罢了。

    历史也确实是如此发展。董卓在“平反冤案、以从人望”之后,立刻将自己从太尉晋升为相国。

    “董相”之名也自此而始。

    于是悉复(陈)蕃等爵位,擢用子孙。寻进(董)卓为相国。--《后汉书董卓传》

    与董卓共同参与表演的黄琬与杨彪,二人的出身履历,比较值得关注。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穿书七零,替嫁后我成为硬汉心尖宠聊天群,为什么我是搞笑流主角?觉醒后,我嫁渣太子他小叔让你下山无敌,你竟吃起了软饭?满级后我带着游戏面板修仙了假千金今天也没有掉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