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五十五章 天高风云淡,只怕肯登攀5

第五十五章 天高风云淡,只怕肯登攀5

p;  【作者题外话】:这一章,咱们聊一聊孙吴的文化垄断问题。

    相比于江东学者,流寓士人明显更受孙权重视。表面上看,这与江南、江北的学术风尚有关;背后反映的,却是淮泗人与江东人对统治者的态度差异。

    东汉末期,大量北方士人流寓江东,他们凭借自身的文化素养与政务才干,在军事、政治、文化等层面为孙吴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士人流徙与南北文化传播问题,唐长孺、葛剑雄、曹道衡、王永平等学者均做出过精辟论述,对本文立论深有启发。

    梳理《吴书》及相关史料时发现,孙吴政权中存在的一个特殊现象,即流寓士人在学术、文化方面存在垄断现象。

    人所共知,孙策兄弟建立的江东政权,是以淮泗集团(即江北地主)为核心支柱,其性质与统治西川的荆楚集团高度相似。

    所不同者,在于孙氏后来完成了统治集团的江东化,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与扬州豪族的妥协与合作,蜀汉政权则未能与益州大族合流。

    以周瑜、鲁肃、张昭、张纮为代表的淮泗文武,一度垄断了孙吴的军政大权;与此同时,流寓士人也垄断了东吴的文化机构,他们不仅充当孙策兄弟的御用文人,也大量出仕于东吴的学府与公族的幕府之中。

    这一点十分值得注意。因为吴郡四姓与会稽四姓,大多具备传家经学,其中不乏优秀学者,但无论是虞翻、陆绩,还是张温、暨艳,虽然出仕孙吴,但对孙氏公族的学术文化影响十分有限。在孙氏子弟的幕府当中,罕见江东学者的身影。

    孙氏在教育层面所倚重者,主要是江北的流寓士人,可知在文化层面上排斥江东子弟。

    这一点不能不引起注意。

    中古时代的学术文化传播,主要借助士人的流动来实现。

    在治世与乱世,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和平时代,文化传播的途径,或者是中央王朝派遣学官到地方传道;或者是文化落后地区的士人到文化发达的地区游学。

    战乱时代,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表现在文化先进地区的士人、向文化落后地区进行被动迁移。

    这一点在汉末乱世表现得尤其明显。

    注意:文化传播的路径差异,见王永平《侨寓士人代表的文化修养及其兴学传教》。

    汉末丧乱,导致大量的中原士人逃往边地,辽东的公孙度,交州的士燮,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焉,均吸纳了大量的中原学者;江东地区同样如此。

    天下大乱,(管宁)闻公孙度令行于海外,遂与(邴)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公孙)度虚馆以候之。--《魏书管宁传》

    (荆)州界群寇既尽,(刘)表乃开学立官,博求儒士。--《英雄记》

    (士)燮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吴书士燮传》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高武:序列降临,我隐藏了排名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谁说我家娘子是妖魔的!木叶:三十岁的宇智波提不起劲叔嫂再告白一次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