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孙权同样在召集麾下群臣议事。
“诸君,兴平2年(西历195年)先兄渡江之时,曾颁布授兵制并沿用至今。然则…诸君想必皆有两大切肤之痛:兵从何来、以及何以养兵!不知诸君以为然否?”
通过半年多的恩威并施、拉拢打击…当然了,还有被赵旻挖墙脚等多种手段,孙权如今已初步掌控了孙策为其人留下的宝贵遗产。
所以,目前江东众臣属,至少表面上都不会再对孙权不敬。
更何况,孙权此刻提出的“兵从何来”、“何以养兵”这两大问题,确实都是江东众臣属的两大痛点。
授兵制确实起源于孙策。
而江东的授兵数量,由低到高,可以分为7级:
授兵自4百人起步,至5百、1千、2千、3千、5千、1万不等。
从可见史料看,“5百人”与“2千人”这两个级别,应用比较广泛。
需要注意的是,授兵的数字,并不代表足额的甲士,而是募兵的数量上限,或者可称之为授兵额度。
所谓“兵2千,骑5十”,说的是自募部曲的上限额度,而不是实际赐予的人数。
招募兵员已经极难,如何养兵更是难上加难。
君不见,就连在江东地位非同1般的周瑜,都曾为此犯愁?
若非小乔求到了其阿姊大乔头上,大乔又求其夫君赵旻出手相助,周瑜恐怕连1部亲卫的装备都凑不齐。
是以,孙权此言1出,堂内便登时沸反盈天。
“主公所言极是!”
“唉!某虽有1千兵额,却囿于物力,不敢征募兵卒!难矣!难矣!”
“江东而今乱后甫定、百废待兴,衣食犹然不足,何谈养兵!”
如此种种,不1而足,可概括为1句话:
没钱。
那么问题来了,孙权准备怎么办?
在此背景之下,孙权开始了其人的表演。
只见其人抚须微微1笑,显得胸有成竹而又颇为悠然。
“诸君且听我1言!”
孙权话音甫落,堂内顿时鸦雀无声
、针落可闻。
“我闻吴郡、会稽之山越人逃避徭役、匿居深山,以至于此2郡空有田而无民耕种,诸君以为,确有其事否?”
山越并非蛮夷、胡人,而是“逃避徭役,匿居深山”的扬州刺史部百姓。
读书不求甚解之小学生,请你们不要断章取义、更不要顾名思义。
换言之,山越人原本都是大汉子民,只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