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而下,在萨克森和勃兰登堡的平原上到处泛滥。道道河川,重重壁垒,完全没有用,挡不住这吞噬一切的狂暴巨流。
在这场大追击战中,丧失了英雄气概的普鲁士军队,彻底沉浸于一片黑暗的失败,没有闪出一丝微弱的光芒。
看看吧,在那些有着高大要塞保护的城墙之下,则是惨败加丢脸,漆黑一团。守卫这些坚固堡垒的普鲁士指挥官,不是胆小如鼠的老头,就是软弱迂腐的书呆子。
事实上,这些堡垒要塞根本用不着法军发起强有力的进攻。但凡听到几声炮响,甚至看到法国骑兵上阵示威一下,普鲁士人就迫不及待的挂出白旗了。
于是接二连三的,耶拿、魏玛、哈雷、施潘道、马格德堡、勃兰登堡、斯德丁、库斯特林、哈默林、波茨坦、最后是柏林,都是守军主动打开了城门。”
没错,与安德鲁法国打仗,实在太危险了,尤其在对比默伦多夫元帅与霍恩洛厄亲王的不同遭遇后。
时至今日,普鲁士的老将军们最为关心的,就是要抢在新的普鲁士国王登基之前,第一时间里向新的君主表达他们的“无限忠诚”,并求取日后退休的丰厚养老金。
事实上,在6月18日之前,普军还没这般不堪与混乱。
在那一场耶拿高地会战中,安德鲁和佩里尼翁前后动员了5个集团军(12万兵力),以及一个3万人的预备军,合计15万兵力,对阵普军霍恩洛厄军团与吕歇尔纵队的5.5万人。
结果,在安德鲁与总参谋部的预设战场上,法军以近乎3倍的强大兵力,先进至少两个档次的武器装备,也没能做到聚而歼之,到最后,依然有2万普军顺利的逃到了魏玛城。
当然,这其中也有部分原因,那是安德鲁处于某种政治目的而故意为知。然而,霍恩洛厄军团在战斗中总体表现不错,勇于牺牲且韧性十足,即便是面对强大法军的围攻,也能做到败而不溃。
所以说普军的大溃败,是随着布伦瑞克军团,普鲁士最后一个战略集团的覆灭(投降)才出现的。
在这一场战役中,名不见经传的达武,仅凭手中的2万先遣纵队,在黑克林根地区,不仅抵抗了3倍于己的布伦瑞克军团与普王近卫军的反复进攻,而且还能把握时机伺机反攻,给予普军最大伤亡,彻底打消了布伦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