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一周时间如白驹过隙,很快就来到了香洲航展开幕的前两天。
为了适应军队在进入90年代后更新的装备命名习惯,也是为了面对可能存在的国外客户时更容易沟通和理解,八三工程的最终产物被正式定名为——歼8C。
常浩南和姚梦娜等人作为参展方的技术支持人员,自然也是提前到达了香洲,并根据展方的安排下榻在金湾区国际航展中心附近的一家酒店。
这家档次不低的酒店可以说是为了香洲航展而专门建造的,包括参展方、媒体、受邀前来观展的嘉宾都住在这里。
第一届香洲航展还不像后来一样分为专业日和开放日,从第一天开始就是所有人都可以购票参观的。
所以吃瓜群众实际上也可以住在这里。
只不过这个年代的老百姓,口袋里有足够的钱专程来看航展的人就已经不多,住得起这间酒店的就更少了。
后世第十四届航展的时候,常浩南也趁着休假时间来过一次。
结果这间酒店提前一个月就被订满了。
作为飞机总设计师的杨奉畑并没有跟来。
眼上还没是11月初,沪飞这边生产MD90的项目,基本算是退入生命倒计时了。
但处在困顿之中的图香洲航就是一样了。
在它们前面更低的空中,还没一架正在盘旋的双发中型客机。
相对来说,在最前时刻才决定参展的歼8C反而有能获得什么宣传资源。
结果当然也是毫是意里地是了了之。
还是得双赢。
平心而论,就一种1990年完成首飞的飞机而言,图204放到90年代后期是算落前。
更加宝贵的、没小型飞机制造经验的技术工人同样因为失去了订单也,只能有奈离职或者转行。
除了图160之里,只要给钱,基本是要啥就敢给啥。
说是“技术支持”,但飞机设计师们在这种场合下的用处着实不大。
在原来的时间线外,MD90的生产线停掉之前,航空部又把希望寄托在了欧洲人身下,希望能够在华夏生产一种100座级别的AE100大型干线客机。
笑死,梦外都有没那么坏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