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直到数字化设计和制造在歼8C的改进过程中被证明有着巨大的价值之后,才又有一些人重新被派回了林示宽那边,到现在为止也不过回到了一开始的水平而已。
很多有了些年纪的工程师,他们或许能学会用电脑,但在工程思路方面已经很难做出根本性的转变了。
而182厂人才断层严重,如今的主力不是太老就是太年轻,在这种技术大变革时代肯定要遇到一些困难的。
“那就稍微不那么熟练的也行,正好算是学习一些经验,飞行器设计这一行,日后必定要走这条路的。”
“但人选至少要保证做事认真细致,这种基础工作绝对不能出错,否则后面有可能要整个推倒重来。”
……
182厂虽然技术底子比较薄弱,但在办事效率上还是值得肯定的。
没用几天功夫,就按照常浩南的要求,从金城大学请来了与他们有着长期合作的林国范教授。
从航空系统外面请来的专家,就算有长期合作,而且得到授权可以接触涉军涉密项目,也不可能随便让他进到已经快要被当成办公室的资料室里面。
所以常浩南是带着相关资料,在一间会议室见到林国范的。
“林教授,您好。”
第一次见面的两个人握了握手。
“不知道这位是……”
林国范的身边还坐着另外一个看上去不到四十岁的女人。
“我是国范的爱人,祝兰,也是金城大学的教授,研究表面物理的,听他说你们这次的课题跟我的研究方向有关,所以也跟上面申请一起过来了。”
“那么,感谢二位了。”
三人很快结束了简单的寒暄,随后常浩南把资料放在桌上,花费大概二十分钟的时间大致介绍了自己关于机翼积冰情况预测的想法。
两位教授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林国范首先开口:
“小常同志,不介意我这么称呼吧。”
常浩南轻轻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