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伱这唢呐吹的挺不错嘛!”
剧组里,看到陈飞直接拿起唢呐来了一曲《大出殡》,一群人顿时听的膛目结舌,满脸惊叹!
在原剧本中,男主角其实是一个大提琴手。
陈飞当时在看到剧本后就觉得有些不太妥当,毕竟这是给国内影迷看的一部电影,放进来一个西洋乐器总感觉有些不伦不类,很难让人产生代入感。
于是他决定用唢呐这个乐器!
为了体现那种从高位跌落神坛的强烈对比和心理冲突,他把主角的原背景定性成了国内最顶尖的京剧乐团成员!
主角所在的京剧乐团在圈内有着崇高的地位,但因为一些内部岗位和工作调整,他被迫离开了乐团,然后回到家乡,误打误撞成为了一名入殓师。
如此一来,刚好可以让国内观众能够产生代入感,也可以借此宣传华夏传统文化。
而且更关键的是,这个唢呐非常符合主角“入殓师”的身份。
毕竟大多数人提起唢呐,第一个想到的肯定不是京剧乐团,而是红白喜事。
“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
“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
“曲一响、布一盖,全村老小等上菜,走着走、抬的抬,后面跟着一片白!”
“……”
当然,既然选择用唢呐,里面的配乐也得调整。
在原版的《入殓师》中,剧情在几个特定的场合中放入了三首国际名曲,分别是贝多芬的《欢乐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以及巴赫与古诺的《圣母颂》。
特别是电影中大悟为社长拉奏的那首《圣母颂》,旋律低沉,配合他在雪山背景下拉大提琴的唯美镜头,可谓是动人心弦!
小日子现在已经算是脱亚入欧的国家了,用西洋乐器无可厚非。
但华夏这边还是用唢呐比较合适!
唢呐一响,那种刻在dna里的“出殡”画面立马就能浮上眼前,代入感瞬间就可以弥漫在心间。
更何况,剧本内容现在已经被改成了讲述华夏入殓师以及丧葬文化,用唢呐自然要比大提琴更加合适。
与此同时,唢呐的出现也充盈了男主角的人物形象。
原本是京剧团唢呐手的他,从一个京剧戏曲表演者突然转变成了入殓师,职业和心态直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他手中原先是为生者奏乐的唢呐,随着他身份的转变,也逐渐变成了为逝者送葬的哀乐。
乐器本身没有变化,唢呐依旧还是那个唢呐,但吹奏者在经历了身份和心态的转变后,却带来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音乐!
而男主心态和身份的转变,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