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兵曹彭羕,他口述,彭羕记录:“发文书与公衡(黄权),不必急着去图谋上庸的张鲁,就留着张鲁作为屏藩,隔开汉中和荆州,况且米贼张鲁在上庸猖獗放肆,该着急的是刘荆州才是,我等却是不用在意。”
“诺,明公说的极是。”彭羕点头应下,同时赞了一声:“自上庸攻打汉中,山高路险,需要逆汉水而上,张鲁以区区上庸之地,万余甲兵,断乎难以做到……而由上庸循汉水而下,却是地势便利,朝发夕至的抵达襄阳,虽说张鲁实力不够强劲,但也足够刘荆州忧心了。”
轻轻的拍了个马屁,彭羕坐于案几前,铺开一张绢布,他没有立即书写,而是拿着墨笔思虑了一阵,不多时他思虑完毕,提笔书写了起来。
作为蜀郡的名士,且和学士秦宓这样的饱学鸿儒来往一二,彭羕的文才自然也是出众的,不过军情往来,他却是不用去考虑点缀什么,只是平铺直叙的写上了一封文书,而后待墨迹干透,递给了刘璋审验。
刘璋接过彭羕递来的文书,他大致的浏览了一遍,随即满意的点了点头,拍板让信使发往汉中。
时间很快来到十月,刘璋驱车自长安而出,来到关中的陇原上,观察起了冬小麦的种植和生长情况,他下了马车,站在田垄上,神情若有所思。
起初,关中之地的主粮以粟为主,这一点可从商鞅变法的时候有纳粟拜爵这条规则可以看出,秦汉之际关中百姓并没有种植小麦的习惯。
直到汉武帝之时,由于长安作为帝都,长安日渐繁荣,人文荟萃,导致人口激增,官民的食粮供应逐渐成为难题。
而解决供粮问题的方法有二,一个是开垦关中荒地,增加粮食产量,一个是从关东运送粮食到关中,只是水路运输路途遥远,加上黄河险要,渭水河道迂回曲折,运输颇为不易,路途上的耗损也十分巨大。
所以要解决关中粮草不足的问题,惟有立足于当地,以三辅为中心,即关中地区的农业为主,来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