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不会说出来。
随即笑道:“依我看应该能拿奖,你就放宽心吧。”
《集结号》改编自杨金元的小说《官司》,原本是有“隐患”,在刘横编剧的操刀下,变成了一部主旋律剧本,再由冯小钢将之拍了出来。
不得不承认,冯裤子能自诩内地最厉害的商业片导演,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十年前,冯小钢拍《甲方乙方》的时候,中国电影几乎没人看。
张、陈两人的作品在全国的票房也不到一万元。
当时任北影厂厂长的韩三坪说,北影厂要是足额发了职工的工资,偌大的电影厂账上就不剩一百块钱了。
当时没想到,冯小钢的电影开创了中国电影放映的一個档期:贺岁档。
十年后,冯小钢重回贺岁档,带来了《集结号》。
此时中国电影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一年进口好莱坞《变形金刚》国内票房的官方统计数字达到2.8亿人民币。
这个时代,不是电影没人看,而是在看谁的影片。
国产影片的吸引力显然没有好莱坞影片的大,因此国产电影依然面临着为好莱坞培育了市场后,黯然退出舞台的尴尬。
所以,中国电影的面貌依然和十年前一样,紧迫而模糊。
国师曾与另一个张姓房地产商一起放过豪言,要国师拍电影救市。
比起个人救世的豪言,港岛导演王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他说,导演从来救不了市,不过是顺应市场的需要而已。
张一谋拍了一部《千里走单骑》三千五百万票房充分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拍古装武侠商业片卖座,并不代表拍回文艺片就能卖座。
中国电影市场需要的是商业片,想要救市场只有商业影片一途。
这也就是张颐武在一次青年电影导演研讨会上说的,张一谋他不拍《黄金甲》,那钱也落不到像贾科长一样你们第六代导演身上。
这句话倒不是说贾科长的电影不值得看,而是说电影首先是一门生意,赚钱才是本质。
这个论点推广到中国电影身上,就是未来能救中国电影的一定是中国商业电影,而不是小众电影、艺术电影。
上世纪九十年代宝岛电影嘎了,后来很多人总结原因认为正是宝岛的新电影运动害死的宝岛电影。
其实,这个结论恰恰是本末倒置。
宝岛学者卢非易在总结了大量宝岛电影的放映数据后认为,宝岛新电影运动从来就不在宝岛电影票房中占据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