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保持低调不说话,不成为焦点,是最稳妥的做法。
......
“那就送他进炉子吧!”几分钟后,终于有人忍不住饥饿感,站出来指着躺在角落里的人说道。
捆住了手脚的石检被人打掉了不少牙齿,满嘴的鲜血一直止不住地流,一咽口水就是血腥味...
他正小心地用舌尖舔舐空洞的牙床,试图减缓痛楚的程度...
可下一刻,惊魂未定的他就被人硬生生拖到了炉口!
“这个人偷吃了我们所有人的包裹!送他进炉子不过分吧?!”
“对!这个人独占了一个包裹,就让他还一个包裹!”
“我同意!”
“我也同意!”
...
有人挑了头,于是不少人跳出来表示支持。不过也有人表示了质疑:
“他虽偷了东西,但...一个贼...罪不至死吧?”
“法律上...盗窃最多判10年...没有被判死刑的...吧?”
...
“现在是什么情况?!没有吃的,我们随时有可能饿死!所以他不仅仅是小偷,还是个意图谋杀我们所有人的杀人犯!”
“说的太对了!他不是贼,他是杀人犯!该死!”
“既然有人有质疑,我们也不独断专行,决定不能某一个人做,我们投票!”
“好!投票!觉得这个人‘该’进炉子的举......”说话之人突然意识到点什么,立马改了口,“觉得这个人‘不该’进炉子的,举手!”
这人很懂群体的心理。
做决定时,不举手永远比举手要容易!
举手杀人,这个动作需要很强的内生驱动力...你既然能举手,说明你很清楚自己在干嘛。
但不举手杀人,却不需要这种内驱力...因为不举手也有可能是‘没听清’、‘没反应过来’、‘我什么也不知道’这样的借口。
最后的结果不出所料,举手反对的远少于不举手赞成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