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品,实际上放在京官行列中能略压四品绯袍大员一头。
赵浩然仅是个地方正四品官,哪敢在沈忆宸面前托大,硬接这一声“下官”?
对于赵浩然的谦让,沈忆宸笑笑没有反驳,确实客气一下就行了,哪怕没有佥都御史的加衔,翰林清贵面对地方官,也无需自称下官。
“你们文人就是在意这些繁文缛节,咱家一路舟车劳顿有些累了,还请赵知府带路吧。”
喜宁没兴趣听沈忆宸与地方官互相恭维,相比较王振还讲究文人礼节,他这个没读过内书堂的蒙古人,才是宦官的标准模样。
那便是对于地方低品阶官员呼来喝去,完全没有“礼贤下士”的觉悟。
“喜公公劳累了,是下官考虑不周。”
感受到喜宁当不满,赵浩然赶紧致歉,并且挂上一副赔罪的笑容继续说道:“下官与杭州府诸位同僚,已在府衙设下了接风宴,还请喜公公与沈提督赏脸。”
“请。”
说罢,赵浩然侧过身来,做出来一个请的手势。
“嗯。”
喜宁点了点头应了一声,便背负双手踱步前行。
恭迎的“主角”都走了,杭州府地方官员自然得跟在身后作陪。
不过就在此时,沈忆宸发现杭州府衙官员中,有着一张熟悉的面孔,目光下意识就盯着对方。
感受到沈忆宸的目光,本来还有些躲闪的这名地方官,只能硬着头皮拱手行礼道:“下官杭州府通判徐东海,见过沈提督。”
听到徐东海这个名字,很多回忆瞬间涌入脑海中,难怪自己会觉得有些眼熟。
没想到当初那个号称昭文书院“神童”的徐东海,如今已然成为了杭州府地方官员。从正六品的官阶跟年纪来看,确实没有“伤仲永”,当得起神童称号。
“徐通判,久违了。”
沈忆宸拱手还礼,脸上还挂着一丝淡淡的笑容。
当年确实有过一些纷争,可如今时过境迁,再回头看不过是些文人相轻的小事。
更别说当年的徐东海才十三岁,放在后世不过一初中生的年纪,有股年少轻狂不服输的心态很正常。
“没想到沈提督还能记得下官,年少孟浪还请提督大人不记小人过。”
“何需说这些,都过去了。”
看着沈忆宸这么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本来还有些尴尬的徐东海,瞬间感到一阵轻松跟唏嘘。
是自己小看了沈忆宸,这几年过去,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应天府婢生子,名满天下督军一方,岂能没有容人的肚量?
“是下官狭隘了。”
其实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