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6+1牌局中,主力牌7张,替补牌21张,以此类推)
(任意替补牌可在替牌阶段替换任意位置的任意主力盖牌)
(场景牌无改动,依旧为4张轮换)
光是听到这里,时立就知道这人有点水平。
至少在40张牌才算完整的这个概念上,与自己理念是共通的。
如果不是牌组强度+深度达到一定水准的牌手,很难亲身在牌桌上悟出这个道理。
不过以平均分30分作为最优解的这个概念,他倒是第一次听说。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有其道理。
因为40分的主力牌要替牌时,最好就是换成40分牌,如果换成30分牌,就可能会最终导致全局牌组损失掉10分。
但这样一来,就得专门为40分的卡牌准备一些40分的替补牌。
而40分的替补牌又很难去顶替30分的主力牌位置。
因为40分顶30分,就相当于多了10分。
你得在其它牌位安排20分牌,才能把分数找补回来。
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整个牌组中混杂有40分牌30分牌20分牌。
确实使得替牌的操作过程中需要顾虑的因素变多,需要思考得更复杂。
在正规牌赛里,回合限时的催逼压力可能会导致不够时间根据当前牌面立即调整出最合理的分布和搭配。
所以时立必须承认,青羽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可是对于他来说,并不是太赞同这点。
原因有三个。
第一,自己有【绝对牌感】,相对于其它牌手更容易在搓牌过程中调制出合适的分数。
专门为牌组搭配上一些优质的40分替补和20分替补,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第二,他的算力比较出众,或许是因为双心的缘故,反正这个异变是从怪病之后开始出现的。
所以在经过三轮的正规制牌局后,他感觉回合限时对于自己来说,并不会形成太大的算力方面的压力。
当然了,这也跟对手不强有一定关系。
第三,全30分牌组,太过于僵化了。
30分作为平均分,自然是卡牌数量最多的,也确实容易找补。
但是在他眼里,40分牌有40分牌的作用,20分牌也有20分牌的作用。
各个分数的卡牌之间,并不能完全的取代。
举个理想状态下的最简单例子,一张卡牌满血是100点。
三张30分牌的输出是30+30+30,1回合只能打掉90点血。
如果是30分+30分+40分,就可以1回合内把这张100血的敌方卡牌干掉。
当然了,这只是理想状态。
现实牌局还会牵扯到很多方面的因素,不能这么直白的去算。
但依旧可以证明了,40分卡牌是有其价值的。
同样的,50分60分10分20分等其它分数,也都各有各价值所在。
“第二种形式的完整牌组。”
这个时候,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