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篇结语
沪上篇结束了,怎么说呢?
梦里寻见林妹妹,醒来一看刘姥姥,她还直冲我挤眉弄眼,噘嘴儿吐信子。
写的时候,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剧情有点复杂,人物太多,笔墨照顾不周,像油浮在水面上,飘着写的,大火一催,就容易炸锅。
许多配角浮光掠影,临近收尾时,心里满是遗憾。
但又只能到此为止,再写下去,就难免喧宾夺主,拎不清了。
先说点故事以外的事儿。
首先,许多读者,包括我自己,对旧时代的沪上,总是有种相当笼统却又极其刻板的固有印象。
因为影视剧的缘故,这种印象大多集中在三四十年代,电影明星、流行歌手、摩登女郎之类的人或事。
但咱这故事发生在1921年底,所谓的黄金十年还没开始,沪上繁荣,但还没那么繁荣。
不少耳熟能详的场景,诸如百乐门、共舞台、国际饭店、新海关大楼之类,其实都还没建起来。
说这事儿是因为有读者问过,徐怀民这角色既然有钱,为啥还坐黄包车,不坐汽车。
我查过资料,那时候想开汽车,光有钱可不行,那得是相当有钱才行。
买车费钱,养车更费钱,燃料得去洋行才能买到,车要坏了,简单修一修,没准就是一条小黄鱼的价格。
小江在奉天有两台车,财力可见一斑。
此外,北洋时期的币值,整体相对稳定,动则万八千块钱,真不算少了,搁今天,万八千块钱也不少啊!
话说回来,为写这本书,没少查资料,越查越感觉,北洋和国府完全是两码事儿。
非要找相似之处的话,大概就是一个得位不正,一个先天不足,都算半个病号。
其次,这篇章里涉及了不少人物“原型”。
有人可能不太满意,这也没办法,众口难调,而且这也跟每个人的理解有关。
比如杜,我能明显感觉到这些年来,有关他的风评变化。
前些年明显捧到天上了,这些年又明显踩进地里了,咱就看看不说话,卖呆儿就行了。
王老九倒是一直都在云端上,主要是关于他的两句评价,流传太广,太经典了。
“世人都怕魔鬼,而魔鬼害怕王老九。”
“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杀敌无罪,抗日有功。”
暗杀大王,这名号真横!
所以就有很多人不满意,觉得书里的九爷,像个傻大粗,是不是欠妥当了。
我主要采用曾经跟他共事过的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