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我在幕后发系统 > 第274章 集权的内阁

第274章 集权的内阁

br />
    当然,文渊阁内也存在不隶属于文官集团的人,例如司礼监,他们将会成为内阁与陛下之间的纽带,发挥传声筒的作用,内阁的报告,也将由司礼监负责呈递给陛下。

    司礼监并不能参与任何政务的处理,也不能发言,他们的职责,就是坐在文渊阁侧方,将内阁中所发生的所有事情都记录下来,与内阁的处理报告一同呈递给陛下。

    内阁大臣与司礼监之间,存在屏风阻挡,双方看不到对方,朱元璋给司礼监的意思特别直白,哪怕内阁商量谋反,司礼监也不能出声,只管记录,胆敢打扰,先杀司礼监。

    内阁奏疏处理完毕后,司礼监需将内阁的报告与自己所写记录的报告,一并上交给陛下,内阁无权查看司礼监所记录内容,记录仅陛下可见。

    如果有什么议不出来的,或者干系太大的奏疏,内阁可以酌情写上情况和建议,让司礼监一并转交给陛下,让陛下批复决定。

    整个政务流程看下来,可以感知非常明显的一点,那就是,内阁的权力,太大了,三大权中的决策、审议、执行,内阁全占,权力大到离谱,做梦都不敢这么梦。

    内阁内部自己提一个解决方案,然后内部自己投票决定,就完事了,决策权审议权就像左右手一样——是一体的。

    审议通过后,内阁直接交给六部去执行,而且阁老有时也兼任六部尚书,执行权,也就是行政权,也在手里捏着了好吧。

    三权分立?抱歉,现在的内阁,直接就三权合一了,这种情况,在历史上,终明一朝,也只有在张居正时期,有过那么一段时间。

    但张居正时期,是张居正手里的决策权,即票拟,与好战友冯宝大太监手里的审议权,即批红,联合起来了,但起码是分开的,分别掌握在内阁与司礼监两方手里。

    但现在,司礼监的审议权没了,直接归内阁了,不对,也不能这样说,这个位面的内阁是提前出现的,司礼监从来就没有拥有过,也就无所谓失去了。

    张居正改革时期,六部内有很多反对张居正改革的,暗中使绊子的不少,执行权,有,但错综复杂的利益网,官官相护,张居正对行政权的掌握并不彻底。..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真千金疯狂掉马,全家跪求原谅四重分裂你娶平妻我高嫁,奉旨和离你哭啥?重伤车祸,老婆在演唱会表白白月光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捞尸人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