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表演上,周星池也不再继续之前的逗比搞笑风格,而变得严肃大气,返璞归真,趋于内敛。
因此,当时好多人都无法接受,认为周星池已经江郎才尽,说他搞笑不够,特效来凑。
更有国内的媒体对周星池大肆抨击,说他赢了票房,输了口碑什么的。
当然,这个媒体搞不好是缝小肛的水军。
但其实,周星池在《功夫》里最后展示出来的形象,才是他内心之中最渴望成为的形象,勇敢、强大、正直、宽容。
他儿时的梦想,是成为李小龙那样的功夫高手,但没有机会,他只能选择李小龙的第二职业,成为一名演员。
当演员他也没有成为动作演员,而是成为了一名喜剧演员。
当他功成名就之后,他发现很多人并不尊重他,而只是想看这个屌毛在电影里出洋相而已。
他其实……不能接受这样的自己。
所以,他后来不演了。
……
对于杨叶来说,他本身就是货真价实的功夫高手,在他拍的几乎所有的功夫电影里,他都是吊打一切的存在。
有限的几次死亡,要不就是心甘情愿死在女人手里,要不就是忽如其来被人暗算,从来没有真正被人击败过。
这部《功夫》虽然经历了从弱到强的过程,他却事先就说了,这部电影是带有自传性质的,是讲的他出道之前的事。
尽管电影拍得是是而非,人们看完之后,仍是一头雾水,对于他的过去,反而更神秘了。但却不会出现像周星池版《功夫》那样,因为反差太大,而不适应,不接受的情况。
另一方面,人们还没有经历好莱坞特效大片的洗礼,对于《功夫》里展现出来的特效场面,感觉是非常震撼的。
徐刻感叹道:“有一位古人说过,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在我看来,杨导演的《功夫》一出,市面上的武侠片,恐怕都要被终结了。”
徐刻是一代武侠电影宗师,他发出《功夫》将终结一切武侠片的感叹,让现场许多人大吃一惊。
主持人问道:“徐导演何出此言呢?”
徐刻道:“因为杨导演又一次对武侠片进行了革新。
其实我们香港的武侠片,是经历过一代一代的变革的。
在粤语残片时期,大家都是用非常简陋的特效来表现武功,比如说《如来神掌》。
到了胡金铨、张彻两位大师,他们开始一招一式,实打实地来表现武功,拍出了《龙门客栈》和《独臂刀》。
直到杨导演横空出世,他从《少林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