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首映会上一片好评,但《孤胆特工》卖不卖座,还需要市场的检验。
因为对于香港传统的动作片和枪战片来说,这部电影的反差太大了。
主角的造型没有港片里最拉风的身披风衣,手持双枪。
打起来没有无限子弹,没有慢镜头,没有各种物品被子弹打得粉碎的特写。
肉搏的时候没有华丽的招式,都是近身短打,刀刀见血。
刘桦以一种冷峻孤傲的形象出现,全程冷着脸装逼。
只有最后一个镜头,拥抱小米的时候,才露出了一抹笑容。
为了保险起见,杨叶才特地给这部电影弄了个首映礼。
按说杜琪峰和刘桦这两年都扑穿地心了,有戏拍就不错了,还弄个屁的首映礼。
杨叶不仅给他们弄首映礼,还找了一大堆业内人士来观礼。
然后就开始宣传造势,一帮笔杆子回去之后就开始写《孤胆特工》的影评,称这是一部与众不同,又特别经典的影片。
首映礼上的一些言论和观点,也被媒体不断引用,到处扩散。
黄霑说的“耍帅也是一种演技”、“拍了这部戏,会有更多女人爱你”,让刘桦的粉丝兴奋不已。
毕竟刘桦已经扑街两年了,她们都希望刘桦这次能够打个翻身战。
于是,一个个都成了人肉宣传机,到处安利。
而杨叶说的“现在的港片文戏太赶,武戏又太拖”,“希望文戏做足铺垫,武戏恰到好处”等希望能够改变电影格局的言论,又引起了无数影迷的共鸣。
其实这个年代很多惊天大扑的电影,比如《新碧血剑》、《东方三侠》、《一刀倾城》……放在后世,都是非常不错的动作片。
但现在的观众真的是好东西吃腻了,迫切地需要换换口味,不免就对刘桦这部《孤胆特工》期待起来。
如果不是杨叶这个挂逼,就算这个年代的杜琪峰真的有这个剧本,也是很难拍出来的,因为投资人可能会不敢投。
就算投了,也是很小的规模,勉强拍出来,也不敢大规模宣传。
最后就只能靠口碑去逆袭,而口碑逆袭是一个很玄学的东西,质量好的电影,未必能成功逆袭。
比如杜琪峰后来的代表作之一,《枪火》。
投资只有250万,演员都是他用自己的脸请来的,制作周期只有三个星期。
为了省钱,他要求几个主角必须一遍过,只有刚拍戏不久的林雪可以ng。
但有了杨叶这个挂逼,他拿出的东西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曾经成功过的。
所以制作规模、宣传规模都可以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