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学,然后传播天下。
可不不入仕不行啊!
于是沈安就来了这招曲线救国。
王安石自觉猜到了沈安的用意,就唏嘘道:“几个年轻人竟然谋划至此,为夫老了。”
吴氏得意的道:“大郎以后定然会闻名天下,青史留名。”
他们不知道的是,让王雱去的目的大半是为了历练,剩下的是让赵仲鍼看看王雱的本事。
……
杭州市舶司被拿下九成官员的消息一散出去,京城都惊呆了。
这是一个少见的窝案大案。
而王雱竟然能以白身参与其中,并且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更是让人艳羡不已。
两个读书人在外面相遇,一人拱手问道:“敢问李兄,此次发解试可过了吗?”
李兄面色羞红,“常兄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惭愧,并未过。”
常兄唏嘘道:“某也没过……”
两个倒霉蛋面面相觑,李兄说道:“科举就是这么一条路,不中就回家寻别的营生,可咱们能去干啥?”
两人沉默了一瞬,常兄说道:“听说了吗,那王雱以白身在杭州做出了偌大的功绩,整个市舶司都被他给端掉了。官家说他少年聪慧,前途不可限量呢!”
李兄苦笑道:“他是聪慧,可更多是有沈安在为他谋划铺路,否则去杭州之事哪里轮得到他。再有,就算是轮到他了,陈昂可会搭理他?这还不是沈安的手笔?”
“什么意思?”常兄有些不解。
李兄说道:“那陈昂当初从府州回京,结果被冷遇。你知道的,大宋旁的不都,就官多,许多官都没法安置,丢在那里等着排队……那陈昂算是有功之臣亦是如此。最后还是沈安出手给他寻了出路。所以此次陈昂纵容王雱行事,定然就是看在沈安的面子上。”
常兄惊讶的道:“沈安竟然如此吗?让人羡煞啊!”
李兄笑道:“可惜我等不得其门而入,否则拜在他的门下好处多多啊!”
常兄心动了,说道:“要不……咱们去试试?”
“好!”
俩人到了榆林巷,敲开沈家的门,顺利的见到了沈安。
“待诏,某愿意奉您为师……”
二人躬身,沈安嗖的一下就避在了边上,身后的人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李兄抬头见是王安石,就欢喜的道:“见过王公。”
看看,连王安石都来感谢沈安了,可见沈安的未来前途无量。咱们要是能拜在他的门下,那仕途还用想吗?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