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嘉佑八年年底,即将到来的是治平元年。
新帝王,新年号……
这是一次机会。
原先在登基时发狂的赵曙好端端的在这里,他正在看着外面,身形挺拔。
原先坟头草三尺高的赵允让依旧健在,叫骂声依旧让人胆寒。
濮议没有了,君臣和谐。
这样的大宋如何?
沈安感觉成就感爆棚。
这就是我带来的改变和影响,未来的大宋将会走向何方,他心中渐渐有了些谱。
赵曙回身问道:“你今日的进谏风险不小,你可想过我会发怒处置你吗?”
“想过。”沈安说道:“但有的事必须要去做,不然臣会寝食难安。”
赵曙笑道:“你说的是国事……还是大郎?”
国事你就是效忠我,大郎那边你就是选择了情义。
沈安和赵顼年少相识,在宫外时就和兄弟一般的相处,情义自然深厚。
可赵顼是帝王,作为臣子你沈安自然该选择效忠帝王。
至于情义,这玩意儿对于官员来说就是个奢侈品。
官员会检讨自身,去发现自己的缺陷,而情义就是缺陷之一。
对手会利用你重情义这个缺陷设下圈套,然后给你重重一击。
所以情义不适合沈安。
同时这也是赵曙想重用沈安的信号。
效忠朕,朕便重用你。
韩琦有些小嫉妒,他想起自己在沈安的年纪时才刚中进士,可沈安就已经要飞黄腾达了。
年轻人,果真是前途无量啊!
沈安抬头,微笑道:“臣今日进谏,为的是……大王。”
韩琦猛地看过来,觉得沈安怕是昏头了。
赵曙看着他,眉头渐渐皱起。
沈安含笑,态度坦然。
“为何?一般的臣子听到这等话,马上就会向我效忠。而你却不同。”赵曙突然笑了:“说说,我很想知道你在想什么。”
沈安说道:“人生百年,总得要坚持些什么。功名利禄是很重要,蝇营狗苟在其间自得其乐。可若是为此丢掉了情义,盖上十床棉被臣都会发抖……”
“有所为,有所不为……”赵曙点点头,“今日我见识了人心,那么谁来告诉我,以后的军中怎么防备人心变动?”
所谓的人心变动,就是军队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