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宰辅之间有矛盾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只是动手了,这个性质却不同。
“官家大怒,随后说自己亲征,去会会耶律洪基……”
大佬,你还是蹲在宫里比较好啊!
沈安想象了一下赵曙和耶律洪基在阵前会面的场景,就觉得不大妥当。
富弼显然也是这般看的,“先前斗殴的韩琦和曾公亮异口同声的反对,好的和兄弟似的。”
斗殴是斗殴,沈安甚至怀疑这场斗殴是老韩和曾公亮之间的一出戏。
帝王将相都在戏台子上表演,天下人就是观众。
“后来……”富弼忍不住就乐了。
“官家一怒,就让老夫领军出征。哈哈哈哈!”
富弼在枢密院很幽怨,他觉得自己应当能取代韩琦统领百官。
可赵曙不答应啊!
于是他只能在枢密院继续待着。
期间有无数次机会,可以韩琦为首的宰辅们却联手把他挡在了外面。
这便是两府之争。
可这次政事堂内部闹腾,却便宜了富弼。
老富意气风发的进了城,然后虚心的请教了沈安关于辽军下一步的动向。
“耶律洪基肯定回来。”
沈安对此很笃定,“大宋废除了岁币,耶律洪基下不了台,他必须要来展示自己的态度……”
“大军压境?”富弼仰头看着天空,“当年澶渊之盟前……将领们士气如虹,都说愿意死战……只是被压制了。后来老夫才知道,辽军已是强弩之末,当初若是倾力一战,宋辽形势当会逆转……”
当年富弼出使辽国时就提及了此事,辽国默然,可见确有其事。
这便是命!
命不在大宋这边,所以大宋丢弃了这个绝好的机会。
“如今耶律洪基再来……沈安,你可知道老夫当年不愿言兵的道理?”
沈安点头。
富弼笑道:“那时的大宋处处都是毛病,出兵出兵……一旦败了,就是倾覆之祸啊!所以先帝在时,老夫就不建议对辽用兵。”
“不过如今却不同了。”
他看着沈安,欣赏的道:“大宋数度击败辽军,国中稳固,君臣一心,如此可大战。”
天时地利人和,这便是大战前的条件。
沈安默然,他想起了以后富弼的呐喊。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