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这种东西,讲究的就是一个“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一个字写出来,小孩子都能大概明白意思,就是文字最初最朴素的要求。
仓颉造字,古老的象形文字是非常简单的,甲骨文里的“一二三四”就是现代社会常用的“一二三”“四”这个字稍稍有所不同,是四个横,到了“五”才变成沙漏的样子。
“壹贰叁”那是朱元璋反腐倡廉时发明的写法......现在是大商朝,离“日月所照,皆为大明”的年代还远着呢。
邓婵玉改写生死簿,改的还是“一二三”这样的字体。
她把自己的亲朋好友都改了一遍,之后把生死簿还给判官:“行,就这样吧,那个截教门人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咱们快去追吧?”
黑脸判官的脸更黑了,黑得都快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了,乍一看,跟黑人一样。
“......我在前方带路,你速速跟上吧。”心情不好,连上仙的称呼都没有了,语气硬邦邦的。
黑判官把生死簿传送给二殿的楚江王,这位阎王随意地看了看,对于某人更改生死簿,对于数字“一二三”的问题视而不见,同样操作的“人”多了,不新鲜。过些年,找个背锅的就行了。
......
朱天麟在地府疯狂赶路,寻找出口。
跑着跑着,突然有所察觉,凝神细听片刻,之后颇为飘逸地举起昏迷剑,对着侧后方一指:“倒下!”
想象中敌人哀嚎倒地的场景并没有出现,他凝神细看,就见自己的剑刃此时正指着一棵长势歪歪斜斜的槐树。
昏迷剑,顾名思义,目标必须有昏迷功能才会被法宝影响,一棵树要怎么昏迷呢?
不等他细想,邓婵玉就解除变身,双眼中带着昂扬战意,一戟砍向朱天麟的脖颈。
“好胆,竟然敢对道爷动手?”朱天麟左手掐诀,右手挥剑猛刺,两人快速过了十余招。
邓婵玉的长戟在骊山自己炼过两次,加入了一些庚金,可用起来还是不顺手,太轻。
她一招横切,使用戟刃砍向朱天麟的脖子,这位截教弟子竖起长剑,用力往外架。
剑戟相交的时候,朱天麟顺势后退,那件大红道袍随风飘荡,散落出一片五颜六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