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表现挣扎,这种事实也助长了这些批评声音。这让大多数不关注快船的球迷感觉,格里芬的声名是建立在他的扣篮天赋之上,而这项天赋远远超出了他的实际篮球成就。
所有这些批评都导致了当下最烦人的刻板印象:格里芬是一个只有扣篮技巧、缺乏低位技术、没有篮球智商的球员,当扣篮不足以赢得比赛时就无能为力。
经历了这些事情后,于飞觉得,如果他是格里芬,也不想为这些BYD观众扣篮了。不过,这些声音主要来自洛杉矶以外。快船球迷很清楚格里芬的全面性。于是,于飞在比赛后找格里芬聊了聊,希望他能继续延续之前的打法。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格里芬说,“你也看到了,如果我频繁扣篮,他们就会认为我只会扣篮。我不想给人留下那样的印象。”
“那又有什么不好呢?”于飞反问。
格里芬不解地看着于飞。
“如果文斯·卡特今年夏天退役,球迷唯一记住他的事情,就是扣篮。因为他的扣篮,他将永垂不朽。”
“每年都会有一支新的总冠军球队,但球迷不会记住所有的冠军球队。可是当一个球员在某项技能上做到极致时,球迷就会永远记住他。”这次于飞没有用个人的权威来左右格里芬的意志,只是平静地说,“你好好想想吧。”
赛程快过半了,快船队的“惊爆”之名已经确立。
他们已经过了那种用视觉冲击力拉满的扣篮来吸引球迷的阶段。
用比尔·西蒙斯的话来说,快船队的比赛已经变成了人们需要在日程表上提前计划,把比赛日空出来好好享受,因为“这场比赛是我绝对不能错过的节目”。
他们已经是收视率的保证,就算格里芬减少扣篮,也有希腊怪物保底。
格里芬还是决定减少扣篮。
他本身就是一个技术很好的球员,通过扣篮引发喝彩只是他的一种方式,他不希望把这当作自己的卖点。
于飞不再反对了。
NBA畸形的球星生态为这些人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提供了土壤,而自我意识过剩的一个表现形式便是过于脆弱的自尊心。
用扣篮娱乐观众本来是NBA经典的噱头,但时间一长,就让像格里芬这样的球员觉得自己像是马戏团里的猴子,他想要球迷以另一种方式记住自己。
他从未想过的是,如果没有那些令人目不转睛的扣篮能力,他在快船队史上的地位恐怕不会超过埃尔顿·布兰德。
格里芬现在还可以凭借明星的地位改变自己的打法,但等到他真正失去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