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翻滚的长江两岸,百余万大军相互对峙,所有入局此处的棋手都明白,他们的接下来的势力就要从这其中做出选择。
诸葛一也在分析场上的局势,按照这段时间他参与的几次轮回来看,这些棋圣们的推衍和真实的历史无论在细节和具体的事件上都还是有区别的,或者说是有残缺的,可最主要的大势趋向不管怎么变,棋圣们的推衍基本是没有偏差的。
就比如这一场大战,由于人数太多,范围太广,他无法一一分析多了哪些人又或者少了哪些人,但他相信淝水之战的结局应该没有问题。
此时双方战场有非常明显有两个国位可以被棋手选取,一个就是气势汹汹的苻坚,还有一个就是在后方的并未出现在战场的司马曜。
国之星位争的就是那天下大势,此时所有棋手都能明显感受到天下大势被分成了三份,晋占据了接近三分之一,秦拥有接近三分之二,剩下的一部分散落其他。
这情况自然不可能持久,绝大多数人都如诸葛一这般在等待变数的来临。
即使这些棋手根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可他们却足以猜到这仅仅两大国的环境绝对不是他们接下来需要角逐的环境。
当然,更重要的是许多棋手都已经在一些南北方军队中看到了自己熟悉的身影,一个又一个的势力雏形其实已经在此时出现。
当然传统棋路的许多棋手摩拳擦掌,也不乏一些其他棋路的棋手开始想点子。
有的西方棋路的棋手本就对这些草原势力有所了解,直接参与了这一场竞争,而有一些则打起了天下那剩下的一成大势的主意。
别看剩下的大势部分仅仅只有一成,可是却在四角有着大量的其余势力,这些势力不似主战场那般强大,可这也有一个好处,只要棋手稍微用点心,就可以成为预备执棋者。
这是死扛中央战场所不能具备的,俗话说金角银边,在这些棋手看来,这边角的势力虽弱却同样具有足够的可能。
每一次轮回的国之星位也都是如此,中央战场如果是一个文明势力,那么其他文明势力必然会出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