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许攸,字子远,南阳人。其人性贪而傲,广泛结交党人,与袁绍、曹操早年就有交道。袁绍跟董卓‘我剑也未尝不利’之后,董卓假诏使袁绍为渤海太守,许攸就是那时候跟袁绍混的。后来官渡之战,袁绍不纳许攸攻许昌之计,转而投了曹操,老曹奇袭乌巢便是许攸鼓动的。
最后因为仗着官渡的功劳,以及同曹操早年相交的关系,得意忘形,太过狂妄,被许褚砍了。
砍不砍的不说,许攸还是有水平的。从徐水、霸县两地,分析不是全面大战。由王言的其他军事行动,以及地盘扩张,认为两年多的时间不足以让他积蓄太多的粮食,以此佐证王言没有发动大战的能力。由此判断,这一次王言的突袭,目的在于试探。
“子远不妨直言,王贼为何试探,其意究竟为何?”有谋士不住的问出了声。
傲然的瞥了那人一眼,许攸说道:“近二年主公西征张燕,东伐泰山贼,有甲兵三十万。王贼兴兵,意在试探我军战力。此其一也。其二便在于我等安心发展,未有大战,曹操、袁术皆积蓄力量,当今大争之时,未免太过安宁。王贼之意,便是驱我等兴兵南下,此贼雄踞北方,可收渔利耳。”
许攸说的很有道理,事实上想到的也不止许攸一个,不过是这一次许攸表现出来罢了。这一屋子人,除了武将以外,全都是有智慧的。在收到了战事的消息之后,他们就已经想了很多。
袁绍想明白了其中缘由,不禁攥紧了拳头。因为这实在是太屈辱了,他坐拥三十万大军,王言竟然要赶他南下?不过再一想到王言六千多士兵,打他一万多人的事儿,倒也放松了一些。毕竟麴义也是能打的将领,带兵也有一手,要不然也不会被他派过去防守,这是重任了,却还是被黄忠一战击溃。
而且他也有了解,虽是突袭,但却没有夜袭,麴义也是整军对战的,而且他们还是据军营而战。这是正经的野战,正经的硬碰硬,代表的也就是军队硬实力的差距。
看着袁绍生气不说话,下方的审配说道:“主公,为今之计,当速遣一部兵马驰援高阳。观王贼用兵,其下高阳必按兵不动,以待我之动向,故而弃高阳,于高阳城外据守亦可。”
“正南所言甚是,主公,无论如何,必先发兵阻敌。若无拦阻,其必长驱直入,来攻高邑。北上、南下,主公更当决断。王贼欲迫我南下,使诸侯相争,若主公按兵不动,一者失锐气,二者难保王贼不会大举兴兵攻我。”
这话是沮授说的,官渡之时屡屡献计,袁绍不纳,还要砍了他,官渡战后被老曹砍了。
沮授的话说出来,这就乱了套。无外乎就是北上、南下两个选择,一帮子文臣武将嗡嗡嗡各有各的说法。
有的认为三十万大军在手,王贼还要防备草原、韩遂,牵扯了一部分兵力,这边能调动的军队也就是七八万人。而且他们可以拉上张杨,绑上孔融一起打,能凑出来四十万大军。如此纸面上对比一番,不管怎么看,都是他们赢。
另一部分偏向南下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