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性别对不上,就是年龄对不上,不需要他们去核实。
在没有名单需要核实的时候,三人组还在翻看着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进行,从而堆积的各种案子。
这一日,王言看着一个发生在宁阳与溪市之间路段的铁路抛尸案。
案情很简单,就是三年前一个雨天,巡道工发现了一具被火车碾碎的尸体。排查了周边地区,确认了死者身份,肯定了是熟人作案,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告破,卷宗也被堆了起来。
王言看的是案发现场的照片,都是黑白的胶片照片,刑案留影,胶片封存,这是随着照相机被发明出来,从而在刑侦领域广泛应用的。
这个时候,我国的胶片相机也还是够用的,如海鸥、牡丹、珠江等众多品牌的众多相机。有的是日本技术,有的是苏联技术。
尤其苏联技术还是很强劲的,因为二战以后,苏联占了东德,著名的蔡司公司的人员、技术为苏联掌握。
这一堆现场照片中,有几个脚印,确定是凶手的。而王言看的就是脚印。
盯了一会儿,他抬头看了一圈办公室内的人员,随即招呼道:“张队?”
不远处的办公桌附近,正围着几个人开小会。
其中一人听见动静,转过头来:“咋地了?”
“你来一下。”
张姓队长不明所以的走了过来,王言指着照片说:“这个脚印有点儿问题,当时的判断是身高一米七到一米七五,一百三到一百四十斤。我的判断是身高一米八一到一米八三,体重一百三十五到一百四十五。”
张队皱着眉:“这个案子我有印象,脚印就是我断的,你咋看的?”
“那两天下雨,脚印清晰,前脚掌的受力……”
王言一通专业输出以后,说道,“所以我判断这双鞋是死者的,凶手可能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咱们会看脚印,所以他换了死者的鞋来抛尸,误导我们的判断。”
张队是凭经验看的脚印,听见王言说的一大堆的名词、公式,已经被输出懵逼了。
也不止是他,办公室内的人都听到了王言说的话,全都看着这边,全都被镇住了。
张队清醒过来,倒是没有因为王言推翻他的判断而羞恼,只是不确定的问道:“有把握嘛?”
王言笑道:“这谁说得准,你派几个人过去看看呗,对就破个案,不对的话也就耽误一天的时间,没啥大不了。你说是吧,张队?
你要是不愿意去,我们仨跑一趟看看?”
“我去我去。”张队连连摇头,直接拿了卷宗,开始点人,“老李,老四,都听见了吧,你们俩赶紧,看看卷宗回忆回忆,跑一趟去看看有没有对上号的。”
他又回头又大声招呼,“破了案请你们喝酒啊。”
“赶紧去吧,我都是才知道这小子会看脚印,你们印证一下,以后咱们队里有脚印的案子也好做一些。”
马魁笑着摆手。
一阵鸡飞狗跳之后,张队手下的人出发了。
汪新凑过来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