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家说了,这里用液压展开的两节跳板。”
“这……设计得当的话,好像的确可以。”
这是比较简单的机械设计,高总工能考虑得到,也不足为奇,不足为奇。
“总体看来,对于冲滩和退滩,应该是能满足要求。”
“高总工不愧是部队上下来的,对部队的需求和相应的应对,都很有经验啊。”
“你这也特么太牵强了,高总工是陆军退下来的,不是海军!”
“但是这船肚子里装的是陆军嘛。”
“你们俩都扯些什么蛋呢,说正事儿!这个舰尾内收,的确可以改善流体力学性能,但是会不会影响内部舱室布置?”
“这个应该问题不大,这里是后半部,对主舱的影响不大。”
“别看了别看了,直接验算吧,我看高总工的设计说明里,有相关的计算依据和说明,没有列出来的项目,其计算条件也基本足够了,能算。”
“先别急着算,看看他的依据、常数、公式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后面就不用算了嘛。”
“不用看,我看过了,没问题……”
听到这里,海装局的同志喜上眉梢,难道真的有用?
对于这个东西,他们的想法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主要是高振东名声太响,成果太好,万一有用呢?但是内心抱的希望并不大,毕竟跨界有点狠了。
但是听这些船舶专家议论了半天,好像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找出毛病来。
对于这个趋势,海装局表示喜闻乐见。
船舶的设计是复杂的,但是这个阶段又是简单的,至少通过一些不太多的选定参数和不太复杂的计算,能够算出一些结论来,这些结论能够支撑设计人员了解某些核心参数的范围,比如速度。
时间很快过去,搞流体的同志们脸色越来越古怪,随着负责计算的同志最后一笔落下,几位同志抬起头来,面面相觑。
见他们没有说话,海装局的同志有些急,你们这是干啥?什么结果,倒是说啊。
“同志们,情况怎么样?”
几位负责流体力学的同志相互对望,悄声交换了一下意见。
然后其中一位开口了:“从经验公式计算,这个船型在设定的发动机功率下,计算出来的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