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呃”
刚才骂李靖失心疯的人不言语了。
李世民终于忍不住看了殷清风一眼。
“不用多,臣敢预言,再过五十年,随着土地兼并和均田令的实行,到时候参军的人就无土地可分了。”
李靖这话杀伤力太大了。
他不但说出土地兼并的危害、更是点明了大唐将没有兵卒可用的可怕事实。而这时间,竟然只有五十年!五十年内就算他们死了,他们儿子那一辈还活着呢!到时候真的又会天下大乱?
这话当然是殷清风和李靖说起的,他这么说也不是胡编乱造的。毕竟李隆基就是因为府兵制实行不下去才搞出一个节度使制的。而节度使制被野心家安禄山给利用了,才有了唐朝的衰败。
随着大唐立国日久,均田制渐趋破坏,流民、逃户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李隆基曾采用很多种办法试图解决。
一是重申均田法令,严禁流徙二是检括客户,允许他们到所在落籍三是招募流民客户充军。
在这几种办法中,前两种都失败了,而募流民客户为兵的办法虽能诱得“通逃者”“争出应募”,暂时解决了社会问题,却使这批人渐渐成为雇佣兵而不可卒去。
于是,由于均田制度的崩溃,导致了唐兵制从府兵的征兵制向募兵制演化。
与其等到无路可走才改变府兵制,不如及早进行。
春秋时代,征兵工作主要面向城市户口,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只好也从农村征兵。但征来的人没钱拿,还得自己解决武器和粮食。有时候打仗打到半道,天转冷了,还得自己写信给老家,让老娘给做冬衣,让老爹给送过来。
打完仗,征来的兵员摸摸脑袋如果还在的话,就各回各家继续从事乡间劳动。好像之前从没上过战场一样。
吴起在楚国混的时候简,以招募而不是传统征发形式组建了列国的第一只特种精锐部队武卒。这,是募兵制的发端。
他以苛刻的筛选标准招募士兵,一旦入伍吴起就发给他们兵饷,成为职业军人,而不是临时征发打完仗就回家。这些人放下手中的农活出来扛戟,相当于找到一份长期工作,不但拿薪水,还“一人入伍,全家光荣”:全家免去徭役赋税,还赐给土地房屋。
后世人对宋朝的部队评价都不高,但宋朝初立的时候,可不这样儿。
赵匡胤最早将强壮的军士选充“兵样”分送各地,用作招募的标兵。后又改置“等长杖”,按身长尺寸招兵。应募为兵者,必须在脸、臂或手部刺字,以防逃亡,士兵由一支军队转换另一支军队,也须改刺番号。刺字完毕,则发放衣鞋、钱币等,称“招刺利物”。
唐朝在府兵制施行不下去了之后,才想到了吴起的募兵制。
唐朝募兵制的选拔同样苛刻:要求全副三层衣甲即“上身甲”、“股甲”、“胫甲”,然后操二石之弩,挎箭五十枚,带剑,裹三日之粮,负重奔跑,由拂晓至日中,能奔跑一百里者,才能应征人伍。
虽然当时的一百里相当现在的八十三里,但以那时的饮食条件来看,当选者真的可以算作是万里挑一了。
东汉募兵制的盛行,最严重的弊病是为地方军阀的武装割据提供了方便。东汉前期,中央集权有所加强,地方官吏拥兵不多,募兵须由中央下令。
中期以后,随着皇权的衰落、募兵制的发展,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