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走去,“当初匆忙建造,有些简陋。”
在一间教室外,韦瓒指着门框上的“二年二班”问道:“这是”
殷清风看了一眼,解释道:“《孟子·滕文公上》中:“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但清风取“学堂”二字命名这所庠序,则是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中:“始文翁为蜀守,立讲堂作石室於南城。永初后,学堂遇火,后守更增二石室。”。
而“年”与“班”,则是学年和班级的意思。
学年表明学生是在哪一年入学的。
新学生入学后为一学年,到了次年则为二学年,以此类推。
而班级二字,则是清风引申汉代官位的等级而来。如,东汉的荀悦的《申鉴·政体》中有:“高下失序则位轻,班级不固则位轻。”。”
韦氏族人又是一惊。
短短几句话,包含了《孟子》、《水经注》、《申鉴》三部典籍。这怎么可能?
《孟子》还好说,毕竟是先贤之书;听说潼关外大河之桥是他的部曲修建的,观看过《水经注》也可以理解。但《申鉴》可是被世人称之为“道之可观者也”,他也曾阅读?
读这些书,或许还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做到了学为己用!这可是读书最高的境界啊!
想要学有所成,第一要博览群书,第二要废寝忘食、孜孜以求。如此坚持多年后,才能做到学为己用。
他到底多大年纪!他不可能为了标新立异而专门找出这些典籍来阐释新意吧。
等进了教室,韦氏族人又愣住了。
黑板、阶梯教室、讲台这是学舍?
殷清风一一讲解后,又带着他们去了学生宿舍。
这些宿舍是特意为城东农庄的孩子们建造的。
直接上了二楼后,殷清风说道:“建造这里时,水泥还没有问世。”他跺了跺地板,“否则就不会使用木质地板了。
现在清风手下的人,已经用水泥做出榫卯状的构件,若是再建造这样的房屋,即使有剧烈的地动,这房屋也坚固无比,不虞有崩塌的危险。”
用水泥做出榫卯状的构件?那岂不是说,未来所有的房屋都可以用水泥代替木材?
上到公卿,下到庶民,每建造一座房屋都要使用水泥,这、这何等的收益啊~~~
恨!太恨了!当初韦氏怎么没想着要加盟水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