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知道这天下是什么样子的。
比如说物产这一项。
某县缺粮缺丝绸缺纸张,如果他手里有一本这样的地理,他就知道应该去哪里买了。
再比如说,某人想远游,他就可以好好的计划这两年三年内都能去到哪里、能访问哪些名山大川、能欣赏到哪些民风民俗等等。”
对于妹子们来说,“远游”是一个敏感的字眼儿。妮子有些勉强的笑道:“经郎君这么一说,还真有必要学习地理。”
月眉心里也不好受,但她也是最支持殷清风的人。“郎君的意思是,以后梧桐学堂这边也要增加地理和历史喽。”
“嗯。”殷清风道:“所以啊,元月这一个月我们都不会轻松,要挑选一些教师出来跟随你们一起学习这两个课本。等下一批派出去的学生,就可以在各地传授这两门学科了。
地理的内容还相对简单一些,历史就不同了。从三皇五帝,一直到武德年,三千年的内容要学习。
但我的课本可做不到事无巨细,只能编撰一些主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若是有学生喜爱历史知识,他们以后可以从别的夫子、别的典籍那里学到他们想学的。
学历史,可以从古人身上发觉到他们是如何做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历史,可以懂得如何做人:哪些人是“谦受益”、哪些人是“满招损”。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这句话对普通人来,当某个征兆来临前,就知道某个朝代的国祚不会长久了,他就该想着如何保全他和家人的性命,或者是借机改变身份。
如,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而对帝王来说,他是选择中兴皇权,还是坐视皇权灭亡。
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对有志成为朝堂上肱股之臣来说,他要知道自己应该具备哪些才能对于帝王来说,他要学会辨别哪些奸佞之臣、哪些是忠君之臣、哪些是有气节而无才能之臣、哪些是有才能而无气节之人,然后再决定用不用他们,如何用他们。
学习历史,无论是一国一城池,还是一花一世界,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加从容。
人总是急于争辩,淡然下来想想,一时之短长又如何?任何一个在当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