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出来卷子是何人所做,这样一来也算是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考试的公平,避免这些阅卷官因为私底下的人情而重点照顾了部分学子,从而徇私舞弊。
柳如是居中坐着,并不直接参与评卷,堂下的阅卷官们之中既有长于文章的官吏也有当地有名的老夫子,具体的高下之辩自有他们去做,柳如是只要当中高坐居中主持便可。
阅卷官们一卷要分三人阅,三人分别写下“甲乙丙丁”四种评价,最终综合三人评价定出名次来。
这当中不时传出赞叹声来,阅卷官中若是有人读到什么精妙绝伦的文章,总会忍不住大声喝彩,有的甚至抚掌大笑,从而引来同僚们的围观。
“此文恢弘大气,博古通今,寥寥数语就已经多处引经据典,此子博学广闻颇有古风,当为此次解试学子中的前列!”
一名老夫子拿起一篇文章来赞不绝口,引来其他同僚的注意,众人纷纷围了过来一一传阅。
“果然好文!”
“引经据典,可见此子博学!”
众人也跟着纷纷称赞,只是除去这一片称赞声外,总归还是有人有不同意见:
“我观此文,虽然文风恢弘大气,也显示此子的学识不凡,但所言颇为粗俗,论事大而不细,虽然通篇的大道理,却不见任何详实的真知灼见,只怕是哪家家传深厚的公子所作,虽然书读了不少却少了思考。正所谓思而不学则殆,此篇文章虽然精美,但却略显空洞。”
众人循着声音去看,原来是州里的一位老大人在发表意见,也难怪,这老大人一辈子兢兢业业,自然跟不理事务专心文章的老学究不同,更文章的华美程度相比他更关注的是学子对政事的思虑。
众人一听也是有理,再回头看这篇文章,虽然华美但还是显得空洞了一些。
另一边,又有一位阅卷官拍案称赞:
“此文大妙!对时政之事倒是颇有见地,文字虽不见华美,但却锐利如刀,刀刀可见血,观之如夏日饮冰,好不痛快!”
这一声称赞又是引来一阵的注目,众人挤过去一阵传阅,看得是齐齐点头称赞。
“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