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的工作交给了托尔斯泰之后,朱文聪便开始主抓宣传的工作、要让民众接受教育。
沙俄是没有科举、上升的通道根本不存在,权贵阶级支配着整个国家的运作。
帝制的国度里、民众永远在温饱线上挣扎出一个人形,没有时间与精力思考其它事情。
“老板,稍后你在这里接受记者们的采访,同时我们也安排了贫民窟的穷人、他们会向你提出一些问题。
大家可是从未见到过老板你的庐山真面目,一直是通过我们的报纸宣传了解老板你。
我猜测此次的报道一定能大卖特卖,正好我们集团可以深入沙俄的底层社会、让他们接纳我们。
于此同时我们也准备好了舆论攻势,全国上下支持帝国的工业化建设、将不和谐的声音消灭。”伊丝萍汇报着工作。
朱文聪听着这一半英语、一半汉语的话,心想伊丝萍学习天赋还是挺强的。
伊丝萍表示自己能学会汉语、主要的功劳是朱文聪,没有他创造的拼音学汉语难于登天。
“老板!集团的中高层都在努力的学习汉语,差不多有七成人会用汉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他们想要升职加薪就不得不学习,语言对于他们这类精英而言、掌握一门外语不算难事。”伊丝萍得意的说道。
“工作做的不错!”朱文聪为此点赞,伊丝萍掌管着集团的宣传部门、学习汉语肯定是她的主意。
朱文聪是不强求白人学习汉语,毕竟在美利坚汉语与汉字是没有用武之地、只能在华人社区有作用。
只是未来集团可能会重点投资东方,许多想要去往东方的美利坚人、现阶段是准备充足。
如果和他们说去沙俄、他们是一万个理由拒绝,要是说去东方、他们是争先恐后的报名。
历史上许多失意的西方人都会选择来到东方开启新生活,当官、外派、创业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我们真的会投资东方吗?”伊丝萍知道集团在东方有一定市场份额,但被本地各大家族限制。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