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汉末雄风 > 第十章 邺城缔约定,胶东收残局终

第十章 邺城缔约定,胶东收残局终

    此地众人,包括历史上的名士夏侯尚、大司马曹真在内,都是讷于言而敏于行之猛士。

    让他们耍嘴皮子…

    那与逼张飞绣花何异?

    所以,他们讷讷不能言,而惇哥也只好转移话题。

    当然了,羞辱袁绍之事…那是不可能再提及。

    惇哥向袁绍抱拳行礼。

    “袁公,某等今皆为卫将军之臣属,前事如何,今已无需再提。”

    袁绍叹了口气、乘胜追击。

    “赵从文昔年亦为某之臣属,某顾念旧情,非但丝毫不为难常山赵氏,反而多加照拂。

    唉!可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赵从文竟欺某行将就木!”

    得!

    这天儿是真没法再聊下去了。

    于是乎,惇哥果断令亲卫取来百匹蜀锦,亲自送给袁绍、恭恭敬敬请这位袁大爷回城。

    惇哥懊恼不已。

    早知如此,老子何必非要与此老贼亲自商议?

    老而不死是为贼!古人诚不我欺!

    惇哥赔着笑,讪讪然道。

    “袁公,隆冬时节风寒逼人,请袁公务必保重身体。某等奉上此百匹蜀锦、为袁公做厚衣裳御寒。

    区区薄礼聊表寸心,还望袁公勿要嫌弃。袁公请回,明日袁公尽管遣贤士与某等商谈即可。”

    袁绍微微颔首。

    “如此,老夫便却之不恭,待明日,老夫再遣辛氏昆仲至此如何?”

    曹氏、夏侯氏众人巴不得这老贼有多远滚多远,所以对此连连颔首。

    “可也!可也!请袁公保重身体!”

    以一人之力、舌战秒杀众将的袁绍,心满意足、得意洋洋地缓步返回邺城。

    迎接袁绍的,是邺城内城无数双满含崇拜之色的目光。

    神特么能想到,近花甲的袁大爷这趟出城,不但毫发无损、白得百匹蜀锦,且犹能将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卫府猛将们,怼到哑口无言呢?

    辛评辛毗二人,险些当场下跪。

    明公壮哉!

    明公雄哉!

    袁绍进城后,唤来此二人面授机宜。

    “仲治、佐治,你二人明日……,务必谨守此三点,余者皆可商议!切记!切记!”

    对袁绍崇拜到险些五体投地的这对哥俩,对袁绍之言当然如奉圭臬。

    因袁绍之壮举,这半日一夜中,邺城内城上下充满了欢快的气息。

    反观卫府军营,则是气氛一片死寂。

    诸曹、夏侯氏,如今无比想念能言善辩的曹洪。

    惇哥愤恨不已地捶了一下自己身前的小几。

    “子廉若在军营,袁绍老贼岂能如此猖狂?”

    此时…

    刚刚由白马城抵达黎阳城、手中拿着赵旻密信的曹洪,骤然打了个喷嚏。

    其人喃喃自语。

    “今冬甚寒,但愿袁贼可尽速止息兵戈、使我卫府得以广布恩泽!”

    是夜…

    卫府军营陷入沉寂,邺城内城犹然兴奋不已。

    北海国内,却已狼烟四起。

    臧霸、陈登二人,孙观、孙康二兄弟,尹礼、吴敦二人,以及薛州的舰队,骤然间自四面陆续攻打北海国。

    在此战开启之前,上述众人均认为,此战恐怕是一场艰苦的攻坚战,很难速战速决。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

    “大汉卫将军赵”字大纛、卫府旗帜所到之处,当地黎庶纷纷出城相迎,当地士族豪强根本不可能据城死守。

    更何况,就连士族豪强们,都希望赵旻能投资…咳咳,能带来财富…咳咳,士族豪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接受大汉朝廷的统治,以尽快发展当地的经济民生。

    毋庸置疑,讨伐北海国的臧霸、陈登之所以能带来赵旻本人的大纛,当然是苟哥赵旻耍的一个小诡计。

    事实也证明,苟哥赵旻是对的。

    因为一切诚如苟哥所料,非但北海国黎民百姓们,苦袁绍的统治久矣,就连士族豪强们也都眼红隔壁兖州、徐州的飞速发展。

    所以,仅短短一日时间不到,卫府便在北海国望风披靡…

    不,这不是望风披靡,这是北海国举国士民欢迎卫府王师,解救他们于水火。

    若非受兵卒行军速度制约,臧霸、陈登二人不可能在一日之内走遍整个北海国,恐怕北海国早已尽归朝廷(实际是卫府)之手。

    就在袁绍孤身走敌营、且舌战大获全胜的次日,也就是北海国狼烟四起、士民热情迎接卫府王师的次日清晨。

    赵旻派到邺城的斥候,在太史慈亲自率亲卫护送之下,顺利抵达位于邺城城外。

    这实际上是细作的斥候,曾经来过邺城。当然了,那是繁华程度不逊于宛城的邺城,而不是如今这个残破不堪的邺城。

    所以,当这名斥候在亲眼目睹半城残缺、半城繁华的邺城之后…

    尽管太史慈已明确告知这斥候,邺城如今是什么情况,但后者还是对自己眼前这一幕瞠目结舌。

    其人期期艾艾道:“子…子义将军,这…这…”

    太史慈叹了口气。

    “以是故,袁本初方才不得不向卫府求和。”

    这细作兼斥候摇了摇头、顺便定了定神。

    “原来如此!难怪主公一再叮嘱于某速速赶至邺城,令诸君务必尽快与袁本初缔结盟约。”

    太史慈哑然失笑。

    “袁本初如今不得不低头,并非其人无力与某等再战,实乃其人苦候周边诸县整顿兵马来援,恰如渴而掘井也。”

    的确,卫府此番主打的,就是一个措手不及。袁绍等待援军,实则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所以,赵旻才会敦促邺城诸将,尽速与袁绍缔结盟约。

    太史慈颔首而笑,笑容中满是钦佩之色。

    “主公果然神机妙算、见微知著!”

    诚然。

    苟哥仅仅通过分析军报,便已知邺城将破,确实算是见微知著。

    然后,太史慈向这名斥候行礼。

    “事不宜迟,某等当速速去见诸君。”

    少顷…

    正在中军帐中,与辛评、辛毗二兄弟争论不休的诸曹、夏侯氏等猛将,便见到了太史慈及赵旻派来的斥候。

    那斥候见到辛评、辛毗昆仲,心中对赵旻更加钦佩,然后向二人躬身行礼。

    “小侄见过二位叔父!”

    辛评辛毗二人同时一怔。

    那斥候坦然道:“某乃颖川荀氏子弟,家中有父辈与辛氏联姻。”

    颖川荀、钟、郭、韩、陈、辛、赵等等几个大族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甚至直至此时仍然如此。

    出身于颖川陈氏的陈群,便是荀彧的女婿。

    这斥候如此一说,辛评、辛毗昆仲果然释然。

    这二人与这斥候论了一番亲戚关系之后,心中顿生亲近之感。

    这斥候心中对赵旻钦佩之意更盛。

    他心中已经了然:赵旻猜到袁绍会派辛氏昆仲前来和谈,故而有意派自己至此传达军令。

    他乡遇故知,谈判起来才会更加顺利。

    想通这一切之后,这斥候便再次向辛评、辛毗昆仲深施一礼。

    “不知二位叔父因何事而与诸君争论不休?”

    显而易见,这斥候适时递出一个台阶。

    辛评还礼后叹道:“某等出使之前,袁公叮嘱某等务必谨守三事。”

    辛毗接起话茬。

    “其一为,缔结盟约后卫府务必尽速撤兵!”

    太史慈闻言,愕然地看向居中端坐的夏侯惇。

    这要求丝毫不过分。

    夏侯惇却冷笑起来。

    “此事本不难,然则…子义可知袁贼有何无理要求?”

    夏侯渊咬牙切齿道。

    “袁贼竟胆敢令某等归还梁期、内黄乃至黎阳三县!简直岂有此理!”

    诚然。

    不是卫府求袁绍和谈,而是袁绍必须尽快向卫府低头。

    是谁给的袁绍这么大脸?

    太史慈被袁绍这个要求气笑了。

    其人向辛评、辛毗二人抱拳。

    “二位先生若无和谈诚意,便请即刻返回,请恕某等不送!”

    【作者题外话】:让咱们再简单重温一下袁绍、曹操的恩怨瓜葛以及爱恨情仇。

    与演义小说不同,曹操在中平六年(189)逃离洛阳后,并未返回谯县老家,而是进入兖州陈留。

    曹操去陈留,是投靠好友陈留太守张邈、及当地孝廉卫兹。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

    汴水之战,邈遣卫兹将兵随太祖。--《魏书七》

    诸侯会盟、荥阳之战前文已多次提及,结果是,开无双的徐荣大败关东联军,卫兹战死。

    曹操与曹洪、夏侯惇赴淮南国、丹阳郡募兵,扬州刺史陈温,丹阳太守周昕各赞助兵马二千,合计四千。

    还军途中,全军叛变,曹操被逼手剑奋起,亲自搏战。

    战后清点残军,仅余五百。

    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刺史陈温、丹阳太守周昕与兵四千馀人。还到龙亢,士卒多叛。--《魏书一》

    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馀人。--《魏书》狗贼王沈版

    彼时的曹操…拔剑四顾心茫然。

    其人心中之凄怆可想而知。

    此时,曹氏夏侯氏宗亲们,不是在扬州做流氓(曹仁、曹纯在扬州江北做游侠,也就是古代版古惑仔),就是在老家忍饥挨饿(夏侯渊、夏侯尚这对苦命叔侄),还有为了躲避仇家,隐姓埋名一晚上睡觉换仨地儿(千里驹曹休)。

    甚至连曹操他爹都逃到徐州琅琊(今山东临沂)去了。

    此时跟在曹操身边的宗室亲信,仅夏侯惇和曹洪。

    曹操穷困潦倒,翻遍裤兜就百十来个大子儿(五铢钱)。

    在彼时,除了坚定不移追随阿瞒的夏侯惇之外,谁又能想到,险些死在乱军之中的曹老板,将来居然险些成为九五之尊呢?

    而彼时收留曹操的,正是袁绍。

    曹操依附袁绍的方式,属于“从肉体到精神完全出卖”的形式,绝非盟军之间的平等地位。

    简言之,曹操就是袁绍的部曲。

    部曲之于主君,在汉末三国地位如何,诸君想必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知。

    一言蔽之,曹操就是属于袁绍的私有仆从。恰如赵旭、赵贲等人之于赵旻。

    狗贼王沈《魏书》、鱼豢《魏略》和陈寿《三国志》对“曹操曾替袁绍打工”的黑历史,虽然多有隐瞒回护;

    但曹操依附袁绍时间过长,即使从现存史料分析,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那么曹操最终是如何与袁绍决裂的呢?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此地众人,包括历史上的名士夏侯尚、大司马曹真在内,都是讷于言而敏于行之猛士。

    让他们耍嘴皮子…

    那与逼张飞绣花何异?

    所以,他们讷讷不能言,而惇哥也只好转移话题。

    当然了,羞辱袁绍之事…那是不可能再提及。

    惇哥向袁绍抱拳行礼。

    “袁公,某等今皆为卫将军之臣属,前事如何,今已无需再提。”

    袁绍叹了口气、乘胜追击。

    “赵从文昔年亦为某之臣属,某顾念旧情,非但丝毫不为难常山赵氏,反而多加照拂。

    唉!可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赵从文竟欺某行将就木!”

    得!

    这天儿是真没法再聊下去了。

    于是乎,惇哥果断令亲卫取来百匹蜀锦,亲自送给袁绍、恭恭敬敬请这位袁大爷回城。

    惇哥懊恼不已。

    早知如此,老子何必非要与此老贼亲自商议?

    老而不死是为贼!古人诚不我欺!

    惇哥赔着笑,讪讪然道。

    “袁公,隆冬时节风寒逼人,请袁公务必保重身体。某等奉上此百匹蜀锦、为袁公做厚衣裳御寒。

    区区薄礼聊表寸心,还望袁公勿要嫌弃。袁公请回,明日袁公尽管遣贤士与某等商谈即可。”

    袁绍微微颔首。

    “如此,老夫便却之不恭,待明日,老夫再遣辛氏昆仲至此如何?”

    曹氏、夏侯氏众人巴不得这老贼有多远滚多远,所以对此连连颔首。

    “可也!可也!请袁公保重身体!”

    以一人之力、舌战秒杀众将的袁绍,心满意足、得意洋洋地缓步返回邺城。

    迎接袁绍的,是邺城内城无数双满含崇拜之色的目光。

    神特么能想到,近花甲的袁大爷这趟出城,不但毫发无损、白得百匹蜀锦,且犹能将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卫府猛将们,怼到哑口无言呢?

    辛评辛毗二人,险些当场下跪。

    明公壮哉!

    明公雄哉!

    袁绍进城后,唤来此二人面授机宜。

    “仲治、佐治,你二人明日……,务必谨守此三点,余者皆可商议!切记!切记!”

    对袁绍崇拜到险些五体投地的这对哥俩,对袁绍之言当然如奉圭臬。

    因袁绍之壮举,这半日一夜中,邺城内城上下充满了欢快的气息。

    反观卫府军营,则是气氛一片死寂。

    诸曹、夏侯氏,如今无比想念能言善辩的曹洪。

    惇哥愤恨不已地捶了一下自己身前的小几。

    “子廉若在军营,袁绍老贼岂能如此猖狂?”

    此时…

    刚刚由白马城抵达黎阳城、手中拿着赵旻密信的曹洪,骤然打了个喷嚏。

    其人喃喃自语。

    “今冬甚寒,但愿袁贼可尽速止息兵戈、使我卫府得以广布恩泽!”

    是夜…

    卫府军营陷入沉寂,邺城内城犹然兴奋不已。

    北海国内,却已狼烟四起。

    臧霸、陈登二人,孙观、孙康二兄弟,尹礼、吴敦二人,以及薛州的舰队,骤然间自四面陆续攻打北海国。

    在此战开启之前,上述众人均认为,此战恐怕是一场艰苦的攻坚战,很难速战速决。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

    “大汉卫将军赵”字大纛、卫府旗帜所到之处,当地黎庶纷纷出城相迎,当地士族豪强根本不可能据城死守。

    更何况,就连士族豪强们,都希望赵旻能投资…咳咳,能带来财富…咳咳,士族豪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接受大汉朝廷的统治,以尽快发展当地的经济民生。

    毋庸置疑,讨伐北海国的臧霸、陈登之所以能带来赵旻本人的大纛,当然是苟哥赵旻耍的一个小诡计。

    事实也证明,苟哥赵旻是对的。

    因为一切诚如苟哥所料,非但北海国黎民百姓们,苦袁绍的统治久矣,就连士族豪强们也都眼红隔壁兖州、徐州的飞速发展。

    所以,仅短短一日时间不到,卫府便在北海国望风披靡…

    不,这不是望风披靡,这是北海国举国士民欢迎卫府王师,解救他们于水火。

    若非受兵卒行军速度制约,臧霸、陈登二人不可能在一日之内走遍整个北海国,恐怕北海国早已尽归朝廷(实际是卫府)之手。

    就在袁绍孤身走敌营、且舌战大获全胜的次日,也就是北海国狼烟四起、士民热情迎接卫府王师的次日清晨。

    赵旻派到邺城的斥候,在太史慈亲自率亲卫护送之下,顺利抵达位于邺城城外。

    这实际上是细作的斥候,曾经来过邺城。当然了,那是繁华程度不逊于宛城的邺城,而不是如今这个残破不堪的邺城。

    所以,当这名斥候在亲眼目睹半城残缺、半城繁华的邺城之后…

    尽管太史慈已明确告知这斥候,邺城如今是什么情况,但后者还是对自己眼前这一幕瞠目结舌。

    其人期期艾艾道:“子…子义将军,这…这…”

    太史慈叹了口气。

    “以是故,袁本初方才不得不向卫府求和。”

    这细作兼斥候摇了摇头、顺便定了定神。

    “原来如此!难怪主公一再叮嘱于某速速赶至邺城,令诸君务必尽快与袁本初缔结盟约。”

    太史慈哑然失笑。

    “袁本初如今不得不低头,并非其人无力与某等再战,实乃其人苦候周边诸县整顿兵马来援,恰如渴而掘井也。”

    的确,卫府此番主打的,就是一个措手不及。袁绍等待援军,实则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所以,赵旻才会敦促邺城诸将,尽速与袁绍缔结盟约。

    太史慈颔首而笑,笑容中满是钦佩之色。

    “主公果然神机妙算、见微知著!”

    诚然。

    苟哥仅仅通过分析军报,便已知邺城将破,确实算是见微知著。

    然后,太史慈向这名斥候行礼。

    “事不宜迟,某等当速速去见诸君。”

    少顷…

    正在中军帐中,与辛评、辛毗二兄弟争论不休的诸曹、夏侯氏等猛将,便见到了太史慈及赵旻派来的斥候。

    那斥候见到辛评、辛毗昆仲,心中对赵旻更加钦佩,然后向二人躬身行礼。

    “小侄见过二位叔父!”

    辛评辛毗二人同时一怔。

    那斥候坦然道:“某乃颖川荀氏子弟,家中有父辈与辛氏联姻。”

    颖川荀、钟、郭、韩、陈、辛、赵等等几个大族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甚至直至此时仍然如此。

    出身于颖川陈氏的陈群,便是荀彧的女婿。

    这斥候如此一说,辛评、辛毗昆仲果然释然。

    这二人与这斥候论了一番亲戚关系之后,心中顿生亲近之感。

    这斥候心中对赵旻钦佩之意更盛。

    他心中已经了然:赵旻猜到袁绍会派辛氏昆仲前来和谈,故而有意派自己至此传达军令。

    他乡遇故知,谈判起来才会更加顺利。

    想通这一切之后,这斥候便再次向辛评、辛毗昆仲深施一礼。

    “不知二位叔父因何事而与诸君争论不休?”

    显而易见,这斥候适时递出一个台阶。

    辛评还礼后叹道:“某等出使之前,袁公叮嘱某等务必谨守三事。”

    辛毗接起话茬。

    “其一为,缔结盟约后卫府务必尽速撤兵!”

    太史慈闻言,愕然地看向居中端坐的夏侯惇。

    这要求丝毫不过分。

    夏侯惇却冷笑起来。

    “此事本不难,然则…子义可知袁贼有何无理要求?”

    夏侯渊咬牙切齿道。

    “袁贼竟胆敢令某等归还梁期、内黄乃至黎阳三县!简直岂有此理!”

    诚然。

    不是卫府求袁绍和谈,而是袁绍必须尽快向卫府低头。

    是谁给的袁绍这么大脸?

    太史慈被袁绍这个要求气笑了。

    其人向辛评、辛毗二人抱拳。

    “二位先生若无和谈诚意,便请即刻返回,请恕某等不送!”

    【作者题外话】:让咱们再简单重温一下袁绍、曹操的恩怨瓜葛以及爱恨情仇。

    与演义小说不同,曹操在中平六年(189)逃离洛阳后,并未返回谯县老家,而是进入兖州陈留。

    曹操去陈留,是投靠好友陈留太守张邈、及当地孝廉卫兹。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

    汴水之战,邈遣卫兹将兵随太祖。--《魏书七》

    诸侯会盟、荥阳之战前文已多次提及,结果是,开无双的徐荣大败关东联军,卫兹战死。

    曹操与曹洪、夏侯惇赴淮南国、丹阳郡募兵,扬州刺史陈温,丹阳太守周昕各赞助兵马二千,合计四千。

    还军途中,全军叛变,曹操被逼手剑奋起,亲自搏战。

    战后清点残军,仅余五百。

    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刺史陈温、丹阳太守周昕与兵四千馀人。还到龙亢,士卒多叛。--《魏书一》

    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馀人。--《魏书》狗贼王沈版

    彼时的曹操…拔剑四顾心茫然。

    其人心中之凄怆可想而知。

    此时,曹氏夏侯氏宗亲们,不是在扬州做流氓(曹仁、曹纯在扬州江北做游侠,也就是古代版古惑仔),就是在老家忍饥挨饿(夏侯渊、夏侯尚这对苦命叔侄),还有为了躲避仇家,隐姓埋名一晚上睡觉换仨地儿(千里驹曹休)。

    甚至连曹操他爹都逃到徐州琅琊(今山东临沂)去了。

    此时跟在曹操身边的宗室亲信,仅夏侯惇和曹洪。

    曹操穷困潦倒,翻遍裤兜就百十来个大子儿(五铢钱)。

    在彼时,除了坚定不移追随阿瞒的夏侯惇之外,谁又能想到,险些死在乱军之中的曹老板,将来居然险些成为九五之尊呢?

    而彼时收留曹操的,正是袁绍。

    曹操依附袁绍的方式,属于“从肉体到精神完全出卖”的形式,绝非盟军之间的平等地位。

    简言之,曹操就是袁绍的部曲。

    部曲之于主君,在汉末三国地位如何,诸君想必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知。

    一言蔽之,曹操就是属于袁绍的私有仆从。恰如赵旭、赵贲等人之于赵旻。

    狗贼王沈《魏书》、鱼豢《魏略》和陈寿《三国志》对“曹操曾替袁绍打工”的黑历史,虽然多有隐瞒回护;

    但曹操依附袁绍时间过长,即使从现存史料分析,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那么曹操最终是如何与袁绍决裂的呢?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我,纯阳之体,开局成为魔女炉鼎瘟疫年:我靠菜篮子翻了身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快穿年代女配绿野仙踪神医传盛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