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地…
袁绍突然开口。
“二卿以为,某等若出城与卫府交手,胜算几何?”
辛评、辛毗昆仲对视一眼、迟疑不语。
那盲夏侯虽有辱斯文、甚至可以说是粗鄙无礼,然而…
卫府兵卒之剽悍精壮、卫府军容之严整威武、卫府军械之精锐坚固,这哥俩是亲眼目睹。
更何况…
颜良、赵云等人虽已撤离,但卫府兵卒数量却未减少一人。
以五万对五万(昨夜的箭雨、大火使袁军折损不少),卫府丝毫不落下风。
一言蔽之…
卫府不好惹,我军打不过。
于是二人迟疑片刻后,均缓缓摇头。
这种事说出来太过丢人,所以开口…是万万不能的。
袁绍当然比这哥俩更清楚,己方与卫府战斗力之间那肉眼可见的差距。
所以袁绍根本不是在提问,实则是设问。
“既如此,我等务必与卫府暂时议和。盲夏侯既要我亲自前往,我便…”
袁绍话未说完,便被吓得面无人色的辛评果断打断。
“明公!万万不可!盲夏侯分明欲诱明公出城,明公切不可中其人之奸计!”
袁绍冷笑起来,骤然喝道。
“你二人何其胆怯也,盲夏侯敢尔!”
这,才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胆有谋的一代枭雄袁绍!
袁绍这一怒,辛评辛毗昆仲,一时间竟不敢出一言。
袁绍强撑着霍然起身,其人身畔的两名亲卫当即搀扶住其人。
只见袁绍俊目圆瞪。
“我袁本初纵横半生,何曾坐以待毙?今日我便是亲身前往又有何惧哉!”
辛评、辛毗二人“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明公万万不可!河北之兴盛(河北士族豪强确实兴盛,平头百姓则民不聊生),皆系于明公一人之身,明公若出城,后果将不堪设想,请明公三思!”
辛评、辛毗二人,实则是关心则乱。
实际上,他们二人都极为清楚,袁军根本打不过卫府铁骑。
见这二人至今仍未领悟其中之窍要,袁绍终于忍不住怒吼一声。
“住口!”
见袁绍如此暴怒,辛评、辛毗二人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噤。
袁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神态、语气皆迅速恢复平静。
“仲治、佐治,此番我不得不出城见盲夏侯,更不得不尽速出城见盲夏侯!你等为何不明是理?唉!”
言罢,袁绍在亲卫搀扶之下,迈着大步走出大将军府。
苟哥赵旻是对的。
处于如此状态之下、枭雄本色尽显的袁绍,绝对不可轻易招惹!
这才是贴合历史、符合实际、能够吸引众多士人争先恐后相投的正版袁绍!
更何况,南方如今还有正在迅速成长的孙权,以及同样尽显枭雄之姿的刘备!
苟哥若要杜绝天下三分之隐患,就必须先稳住袁绍、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来猥琐发育!
言归正传。
在出邺城内城门后,袁绍便奋力甩开搀扶自己的两名亲卫,在城上城下无数双目光中,勉力保持着昂首挺胸的姿势,不带一兵一卒、独自大步流星走到内城之下的卫府军营辕门。
其人朗声道:“故人来访,诸君可愿相见?”
抛开其他因素不谈,仅仅袁绍这份气魄,便使邺城士民无比心折。
本来存心羞辱袁绍的诸曹、夏侯氏,见堂堂大汉大将军、河北实际上的主人袁绍如此作派,登时醒悟过来:
若非袁贼有如此胸襟气魄,孟德公焉能甘居其人之下哉!
于是乎,众人羞辱袁绍之丰龊心思尽消;夏侯惇更不能再继续端坐、拿捏姿态。
夏侯惇颇为无奈地站起身,向一众兄弟打了个手势。
惇哥的意思是:这一盘,某等大败亏输,不如索性出门相迎!
诚然如此。
袁绍如此坦荡磊落,而且不惜自降身份求见,其人此举本身就是杀招,无解的杀招!
惇哥这个盲夏侯当然也不是简单人物。
所以其人索性化被动为主动,率众兄弟出门相迎。
他们就算不能挽回这一盘败局,至少还没有把脸面丢个干净。
不管众人心中有多恨袁绍,此时此刻众人皆面带笑容、向袁绍行礼。
“某等参见袁公!”
袁绍再次祭出杀招,诛心的杀招。
其人呵呵笑着还礼后,似有无限唏嘘道。
“某犹记得,十二年前、初平元年(西历190年)之时,某之阿弟孟德前来助某匡扶汉室,诸君皆为青年俊彦,阿休、阿尚彼时尚且未及冠;
一晃十余年,诸君风采更胜往昔、却与某渐行渐远,而某今行将就木,惜哉!悲哉!”
袁绍不愧是袁绍。
这信息量极大、且锋芒暗藏的短短一番话说出口,竟使诸曹、夏侯氏众人哑口无言。
初平元年,荥阳之战后,因为曹操起兵讨董,为谯沛老家的亲戚引来灭顶之灾,导致曹氏无法在沛国谯县立足。
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董卓之)难(于)琅邪(徐州琅琊国),为陶谦(遣贼将张闿)所害。
摘自《三国志武帝纪》
太祖迎嵩,辎重百余两。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闿于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
摘自《三国志吴书》
也就是说,董卓上洛,曹操起兵之后…
沛国谯县曹氏(当然也包括夏侯氏),实际成了甲级通缉犯,甚至时刻处在被灭门的危机下。
而曹魏建国后,曹氏、夏侯氏掌兵者,比例高而人数少…甚至可以说,只有那八虎将。
究其原因,恐怕绝大多数宗室,早已在曹操起兵之初,即遭灭门。
综上所述,荥阳兵败、又无家可归的曹操,只好率夏侯惇南下扬州募兵。
结果…
还军途中,全军叛变,曹操被迫持剑开无双亲自搏战。战后曹操清点残军,仅余五百。
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刺史陈温、丹阳太守周昕与兵四千馀人。还到龙亢,士卒多叛。
摘自陈寿《魏书一》
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馀人。
摘自《魏书》狗贼王沈版
此时的曹操比刘备还要惨。
他没有固定治所,没有兵马,没有钱粮,甚至老家也回不去了。
甚至…此时的曹操,翻遍全身上下,都翻不出一百个五铢钱…
他要靠什么吃饭?
一言蔽之,曹操陷入了绝境。
而将曹操拉出绝境的,就是袁绍。
曹操依附袁绍的方式,属于“打工仔曹某人此生誓死为袁董打工”的形式,绝非盟军之间的平等地位。
狗贼王沈《魏书》、鱼豢《魏略》和陈寿《三国志》对“曹操曾替袁绍打工”的黑历史,虽然多有隐瞒回护;
但曹操依附袁绍时间委实过长,即使从现存史料分析,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综上所述…
袁绍表达出来的有三件事:
第一,若非老子,包括老子的小老弟曹操曹孟德在内,你们都得饿死!
第二,若非老子,曹操焉能东迎天子?
第三,老子行将就木,也就是快要死翘翘,你们还如此逼迫老子,你们还是不是人?你们简直禽兽不如!
总而言之…
袁绍昂然站在这里、面带笑容唏嘘不已,诸曹、夏侯氏便满盘皆输、只能默然不语。
这就是袁绍的威力。
诚然,袁绍对待曹操,确实也有不少“周扒皮”式的剥削与压榨。
但无论如何,没有袁绍,就没有后来迁都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司空!
只可惜…
一向口齿伶俐的曹洪并不在此地,否则曹洪一定能把袁绍怼到生不如死。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还是要再次强调,这里的“魏国”,指的是“汉廷魏国”(213-220),而不是魏朝(220-265)。
因此上述诸公卿,是在东汉尚未灭亡时,便自愿放弃汉官身份,改仕曹操的人物。
实际魏郡的郡治在邺,而邺县又是曹操的首府,因此能够出任魏郡太守者,无一例外都是曹氏心腹。
这群士人在汉、魏之间的政治立场,可谓显而易见。
关于魏国的前世今生,与魏国与魏郡之间的关系,如上所述。
除了地名之外,曹操选择“魏”为国号,另有谶纬术数的因素。
谶纬即经学之中的“内学”,属流行于东汉时代的“今文经学”。
谶即预言,纬即对儒教经典的解释。随着时间发展,谶纬逐渐演化怪力乱神的虚妄之词。
两汉时代有句著名的谶语,叫“代汉者当涂高”。涂即途,即“取代汉朝的,是大道之中的高大事物”。
袁术篡汉时(197),对此话的解释为:涂即途,途即道,术也是道,因此“名合于谶”,遂称帝。
(袁术)又见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自以名字当之,乃建号称仲氏。--《典略》
曹丕篡汉时(220),也曾提到“代汉者当涂高”。
有趣的是,“代汉者当涂高”,在东汉末年其实还有后半句。
后半句是“当涂高者,魏也”。
许昌气见于当涂高,当涂高者当昌于许。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春秋佐助期》
什么意思呢?“魏”即“巍”,指高大,引申为大道两侧的门楼,这种门楼也叫“阙”。
前半句与后半句合起来,就是“取代汉朝的,当是大路两侧,高大的门楼”。
有趣之处,在于“魏”字不仅隐喻门楼,还与曹操的治所“魏郡”名称相合,因此取“魏”为国号,可谓上合天意,下顺人心。妙极。
当然,回过头来看,彼时流传的后半句谶言,很可能是曹魏政权的拥趸自行编造并传播的,与陈胜、吴广的“狐鸣鱼书”其实是同一个调子。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曹魏实力的强大,这种歪理邪说甚至流传到益州,以周舒、谯周为代表的川地士族,对此竟也深信不疑。
时人有问:“春秋谶曰代汉者当涂高,此何谓也?”(周)舒曰:“当涂高者,魏也。”--《蜀书周群传》
可见曹魏建国,其“名称由来”不仅有深刻的历史根源,还在地域之间形成文化渗透,颇为有趣。.蓦地…
袁绍突然开口。
“二卿以为,某等若出城与卫府交手,胜算几何?”
辛评、辛毗昆仲对视一眼、迟疑不语。
那盲夏侯虽有辱斯文、甚至可以说是粗鄙无礼,然而…
卫府兵卒之剽悍精壮、卫府军容之严整威武、卫府军械之精锐坚固,这哥俩是亲眼目睹。
更何况…
颜良、赵云等人虽已撤离,但卫府兵卒数量却未减少一人。
以五万对五万(昨夜的箭雨、大火使袁军折损不少),卫府丝毫不落下风。
一言蔽之…
卫府不好惹,我军打不过。
于是二人迟疑片刻后,均缓缓摇头。
这种事说出来太过丢人,所以开口…是万万不能的。
袁绍当然比这哥俩更清楚,己方与卫府战斗力之间那肉眼可见的差距。
所以袁绍根本不是在提问,实则是设问。
“既如此,我等务必与卫府暂时议和。盲夏侯既要我亲自前往,我便…”
袁绍话未说完,便被吓得面无人色的辛评果断打断。
“明公!万万不可!盲夏侯分明欲诱明公出城,明公切不可中其人之奸计!”
袁绍冷笑起来,骤然喝道。
“你二人何其胆怯也,盲夏侯敢尔!”
这,才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胆有谋的一代枭雄袁绍!
袁绍这一怒,辛评辛毗昆仲,一时间竟不敢出一言。
袁绍强撑着霍然起身,其人身畔的两名亲卫当即搀扶住其人。
只见袁绍俊目圆瞪。
“我袁本初纵横半生,何曾坐以待毙?今日我便是亲身前往又有何惧哉!”
辛评、辛毗二人“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明公万万不可!河北之兴盛(河北士族豪强确实兴盛,平头百姓则民不聊生),皆系于明公一人之身,明公若出城,后果将不堪设想,请明公三思!”
辛评、辛毗二人,实则是关心则乱。
实际上,他们二人都极为清楚,袁军根本打不过卫府铁骑。
见这二人至今仍未领悟其中之窍要,袁绍终于忍不住怒吼一声。
“住口!”
见袁绍如此暴怒,辛评、辛毗二人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噤。
袁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神态、语气皆迅速恢复平静。
“仲治、佐治,此番我不得不出城见盲夏侯,更不得不尽速出城见盲夏侯!你等为何不明是理?唉!”
言罢,袁绍在亲卫搀扶之下,迈着大步走出大将军府。
苟哥赵旻是对的。
处于如此状态之下、枭雄本色尽显的袁绍,绝对不可轻易招惹!
这才是贴合历史、符合实际、能够吸引众多士人争先恐后相投的正版袁绍!
更何况,南方如今还有正在迅速成长的孙权,以及同样尽显枭雄之姿的刘备!
苟哥若要杜绝天下三分之隐患,就必须先稳住袁绍、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来猥琐发育!
言归正传。
在出邺城内城门后,袁绍便奋力甩开搀扶自己的两名亲卫,在城上城下无数双目光中,勉力保持着昂首挺胸的姿势,不带一兵一卒、独自大步流星走到内城之下的卫府军营辕门。
其人朗声道:“故人来访,诸君可愿相见?”
抛开其他因素不谈,仅仅袁绍这份气魄,便使邺城士民无比心折。
本来存心羞辱袁绍的诸曹、夏侯氏,见堂堂大汉大将军、河北实际上的主人袁绍如此作派,登时醒悟过来:
若非袁贼有如此胸襟气魄,孟德公焉能甘居其人之下哉!
于是乎,众人羞辱袁绍之丰龊心思尽消;夏侯惇更不能再继续端坐、拿捏姿态。
夏侯惇颇为无奈地站起身,向一众兄弟打了个手势。
惇哥的意思是:这一盘,某等大败亏输,不如索性出门相迎!
诚然如此。
袁绍如此坦荡磊落,而且不惜自降身份求见,其人此举本身就是杀招,无解的杀招!
惇哥这个盲夏侯当然也不是简单人物。
所以其人索性化被动为主动,率众兄弟出门相迎。
他们就算不能挽回这一盘败局,至少还没有把脸面丢个干净。
不管众人心中有多恨袁绍,此时此刻众人皆面带笑容、向袁绍行礼。
“某等参见袁公!”
袁绍再次祭出杀招,诛心的杀招。
其人呵呵笑着还礼后,似有无限唏嘘道。
“某犹记得,十二年前、初平元年(西历190年)之时,某之阿弟孟德前来助某匡扶汉室,诸君皆为青年俊彦,阿休、阿尚彼时尚且未及冠;
一晃十余年,诸君风采更胜往昔、却与某渐行渐远,而某今行将就木,惜哉!悲哉!”
袁绍不愧是袁绍。
这信息量极大、且锋芒暗藏的短短一番话说出口,竟使诸曹、夏侯氏众人哑口无言。
初平元年,荥阳之战后,因为曹操起兵讨董,为谯沛老家的亲戚引来灭顶之灾,导致曹氏无法在沛国谯县立足。
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董卓之)难(于)琅邪(徐州琅琊国),为陶谦(遣贼将张闿)所害。
摘自《三国志武帝纪》
太祖迎嵩,辎重百余两。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闿于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
摘自《三国志吴书》
也就是说,董卓上洛,曹操起兵之后…
沛国谯县曹氏(当然也包括夏侯氏),实际成了甲级通缉犯,甚至时刻处在被灭门的危机下。
而曹魏建国后,曹氏、夏侯氏掌兵者,比例高而人数少…甚至可以说,只有那八虎将。
究其原因,恐怕绝大多数宗室,早已在曹操起兵之初,即遭灭门。
综上所述,荥阳兵败、又无家可归的曹操,只好率夏侯惇南下扬州募兵。
结果…
还军途中,全军叛变,曹操被迫持剑开无双亲自搏战。战后曹操清点残军,仅余五百。
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刺史陈温、丹阳太守周昕与兵四千馀人。还到龙亢,士卒多叛。
摘自陈寿《魏书一》
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馀人。
摘自《魏书》狗贼王沈版
此时的曹操比刘备还要惨。
他没有固定治所,没有兵马,没有钱粮,甚至老家也回不去了。
甚至…此时的曹操,翻遍全身上下,都翻不出一百个五铢钱…
他要靠什么吃饭?
一言蔽之,曹操陷入了绝境。
而将曹操拉出绝境的,就是袁绍。
曹操依附袁绍的方式,属于“打工仔曹某人此生誓死为袁董打工”的形式,绝非盟军之间的平等地位。
狗贼王沈《魏书》、鱼豢《魏略》和陈寿《三国志》对“曹操曾替袁绍打工”的黑历史,虽然多有隐瞒回护;
但曹操依附袁绍时间委实过长,即使从现存史料分析,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综上所述…
袁绍表达出来的有三件事:
第一,若非老子,包括老子的小老弟曹操曹孟德在内,你们都得饿死!
第二,若非老子,曹操焉能东迎天子?
第三,老子行将就木,也就是快要死翘翘,你们还如此逼迫老子,你们还是不是人?你们简直禽兽不如!
总而言之…
袁绍昂然站在这里、面带笑容唏嘘不已,诸曹、夏侯氏便满盘皆输、只能默然不语。
这就是袁绍的威力。
诚然,袁绍对待曹操,确实也有不少“周扒皮”式的剥削与压榨。
但无论如何,没有袁绍,就没有后来迁都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司空!
只可惜…
一向口齿伶俐的曹洪并不在此地,否则曹洪一定能把袁绍怼到生不如死。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还是要再次强调,这里的“魏国”,指的是“汉廷魏国”(213-220),而不是魏朝(220-265)。
因此上述诸公卿,是在东汉尚未灭亡时,便自愿放弃汉官身份,改仕曹操的人物。
实际魏郡的郡治在邺,而邺县又是曹操的首府,因此能够出任魏郡太守者,无一例外都是曹氏心腹。
这群士人在汉、魏之间的政治立场,可谓显而易见。
关于魏国的前世今生,与魏国与魏郡之间的关系,如上所述。
除了地名之外,曹操选择“魏”为国号,另有谶纬术数的因素。
谶纬即经学之中的“内学”,属流行于东汉时代的“今文经学”。
谶即预言,纬即对儒教经典的解释。随着时间发展,谶纬逐渐演化怪力乱神的虚妄之词。
两汉时代有句著名的谶语,叫“代汉者当涂高”。涂即途,即“取代汉朝的,是大道之中的高大事物”。
袁术篡汉时(197),对此话的解释为:涂即途,途即道,术也是道,因此“名合于谶”,遂称帝。
(袁术)又见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自以名字当之,乃建号称仲氏。--《典略》
曹丕篡汉时(220),也曾提到“代汉者当涂高”。
有趣的是,“代汉者当涂高”,在东汉末年其实还有后半句。
后半句是“当涂高者,魏也”。
许昌气见于当涂高,当涂高者当昌于许。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春秋佐助期》
什么意思呢?“魏”即“巍”,指高大,引申为大道两侧的门楼,这种门楼也叫“阙”。
前半句与后半句合起来,就是“取代汉朝的,当是大路两侧,高大的门楼”。
有趣之处,在于“魏”字不仅隐喻门楼,还与曹操的治所“魏郡”名称相合,因此取“魏”为国号,可谓上合天意,下顺人心。妙极。
当然,回过头来看,彼时流传的后半句谶言,很可能是曹魏政权的拥趸自行编造并传播的,与陈胜、吴广的“狐鸣鱼书”其实是同一个调子。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曹魏实力的强大,这种歪理邪说甚至流传到益州,以周舒、谯周为代表的川地士族,对此竟也深信不疑。
时人有问:“春秋谶曰代汉者当涂高,此何谓也?”(周)舒曰:“当涂高者,魏也。”--《蜀书周群传》
可见曹魏建国,其“名称由来”不仅有深刻的历史根源,还在地域之间形成文化渗透,颇为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