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自己大姊夫黄承彦(蔡瑁亲爹蔡讽之长女嫁给了黄承彦)的诘难,身为小舅子的蔡瑁恭恭敬敬地作了一揖。
“承彦兄,某已明言,卫府于邺城城下大胜袁本初,此乃实情,某绝无半句虚言。”
蔡瑁这句话根本没有说到关键点。
荆州南阳郡邓家代表、蔡瑁的同僚、刘表麾下治中从事邓义起身行礼。
“德珪兄,某虽与骠骑将军私交甚笃,然则…骠骑将军尚不知邺城之战战果究竟如何,德珪兄从何得知此事详情?请兄长见教!”
邓义是张绣、赵旻这对翁婿的老朋友,也是坚定不移的…投降派。
但饶是如此,其人也迫切希望了解邺城之战的真相。
这就是苟哥“苟”的地方。
他充分借助了樊振的好心办坏事之举,将原本可以堂堂正正公开的邺城之战,变成了犹抱琵琶半遮面。
正所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似这种半遮半掩的状态,反而更容易让人脑补…
而人,最怕的就是脑补。
董和这个与司马徽不相上下的老狐狸,当然秒懂了自家那苟到令人发指的主公之心思。
于是乎,董和只将邺城之战的真相、相关之确凿证据,一并告知了同样身为刘表小舅子、与一众荆襄名士关系非比寻常的蔡瑁。
有些话,董和不方便说,但蔡瑁却可以肆无忌惮、兼且添油加醋地说出口。
就比如说,今日攒局之人若换成是董和的话…
董和恐怕早已被荆襄名士们的唾沫星子淹死了。
而蔡瑁却仅仅只是受到一些质疑而已。
当然了。
话说回来,蔡瑁虽有确凿证据在手,但在经历这一番质疑之后,其人已经打定主意:
某应暂且保留证据,待宴后再一一找各家私聊。
所以说,董和既不去找蒯越、蒯良,也不去找韩嵩、邓义,而偏偏找上蔡瑁,不是没有道理滴。
原因很简单。
蒯越、蒯良智谋不逊于赵旻的心腹谋士荀攸、刘晔,而韩嵩、邓义则是众所周知的投降派,董和选择这四个人带话,绝对没有蔡瑁带话起到的作用大。
综上所述,在邓义提出索要证据的要求之后,蔡瑁便微微一笑。
“子孝不必心急,某自有确凿证据证明此事!”
说着,蔡瑁复又看向堂内一众名士。
“诸君,蔡某忝为我荆襄士人一分子,虽无德无能,亦愿使我荆襄兴旺发达。
>> --